一进一出就是几百上千万,唯一倒霉的,就是被视作没用资产的原工人们了。
但要说不卖吧,厂里员工都知道,湖东制药三厂也实在是撑不下去了。
这个厂子是几年前,总厂为了迎合市里对外资引进的政策,斥巨资建起来的合作厂,可惜后来厂子建好了合作却没谈成,这个厂子的存在一下子就尴尬起来,后来调过来的厂长又说要大力发展自己的拳头产品,只可惜折腾了几年,拳头没打出去,自己倒是更虚了,只能靠总厂的输血勉强维持。
湖东制药三厂位置确实不错,占了一块不少人都眼红的地段,总厂那边其实之前不少人动过心思,可惜这个厂子有不少刺头,去市里省里都闹过好几回,一来二去的,这个厂子就变成一块彻底的烫手山芋,这两年,总厂的效益也越来越不行了,对这种不能自负盈亏还喜欢惹事的分厂,自然恨不得赶快把包袱甩掉了事。
这不正好碰上领导牵线搭桥嘛,总厂对合作没兴趣,对甩包袱倒是兴趣十足。
慕清也是,不想合作,只想直接买个厂,两边倒是一拍即合,很快就谈妥了。
安置一部分工人没问题,但是必须考核,只有通过考核的工人才能继续留用。在这一点上,慕清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不过相对的,她也愿意在出价上稍微让一步。
对她来说只是让了一点点,对于制药总厂,却是几百万的区别。
为了这么多钱,接受这个条件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他们甚至很殷勤的答应帮慕清解决厂子里绝大多数刺头所以说了,之前喊着管不了,主要还是钱没到位。
不过一周时间,湖东制药三厂就来了一次大换血,有本事有关系的都调到总厂去了,格外麻烦的刺头也都被收拾过了,要么调走要么被狠狠压下去,厂子里只剩下一群老实又没关系的,忐忑不安的等待着即将到来的考核。
第52章月考
湖东制药三厂的厂区里,如今剩下的人已经不多了。
最厉害的一波下岗破产潮几年前就已经过去了,如今不少人都知道,单位效益不好,大不了就去沿海打工,辛苦几年,说不得回来就能买别墅。
有点本事的人,在前任厂长胡来的时候就走了,还有些关系户,平时不上班,工资照领的,也忙不迭找关系调走了,这么一通清理,厂里剩下的人其实并不算多毕竟是个新厂子,刚建好没几年,还没来得及养出太臃肿的人事关系。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厂子没有陈年的麻烦胡刚安,一个三十出头,梳着小平头的矮个子男人,就是厂子里最有名的一个刺头,也是常去上级部门闹得最厉害的一个。
当年建新厂的时候,他和他哥就是总厂派到新厂的第一批元老,只可惜在建设过程中出了事故,他哥为了抢救集体财产因公殉职,留下这个弟弟,却成了十足的闹事精,闹得好几任领导都头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