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开局继承博物馆> 第128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8页(2 / 2)

有人起了头,弹幕立刻又热闹起来——

“我有点期待他们鉴赏自己的诗词了!”

“笑死,我觉得他们会拖自己阵营后腿啊。”

“别担心,两边都拖后腿,那不是等于没拖后腿?”

“说得好有道理,真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我想起以前有个人的文章被拿去当高考题,让考生赏析一下结尾为什么说‘鱼眼睛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考完后大伙跑去问作者有啥深意,作者无奈地说‘我也不知道啊’。”

“我也记得以前有个作家的女儿写作业遇到爸爸的文章,拿着题目去问她爸爸‘作者写下这段文字时的心境如何’,她爸爸一看,叹着气说‘赶稿赶得想死’。”

“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等着大苏和老杜分析他们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苏轼和杜甫哪里想得到现代人的险恶用心,他们看见自己阵营的人基本比自己答对得多,一时间心情无比复杂。

也不知该懊恼自己记不住自己的名篇名句,还是该欣慰自己的诗文居然折磨了这么多后世学子。

要知道现代高考无异于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环,他们的诗文能划入高考出题范围,代表着他们这些诗文在后世得到了极大的认可!

现在问题来了,他们一开始对自己信心满满的名篇名句默写已经折戟沉沙,接下来的诗歌鉴赏会不会出问题?

苏轼和杜甫目光幽幽地看向吴普,横看竖看都觉得这小子浑身上下写满了“不怀好意”。

吴普一脸无辜,接收到苏轼两人的谴责眼神后还十分关心地询问:“要不要休息一下再继续?”

休息有什么用?

临时抱佛脚也来不及了啊!

贼船都上了,还能临阵脱逃不成?

苏轼无奈地说:“开始第二轮吧!”

第64章

第二轮pk开始,苏轼很快面临着杜甫刚面临过的困境——

他抽到的是《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一看这标题就晓得,这是一首他没写过的诗。

他抵达惠州,至少得是六十了。

等他写出来,少说也得十多年后。

第一道是选择题,做起来倒是简单。

虽然这题放眼望去生词,诸如修辞、拟人、借景抒情之类的,但仔细一琢磨也不是读不懂,连猜带蒙也能选出答案。

再看第二个问题,苏轼顿时苦思冥想起来。

“有诗评说,全词笼罩着‘一愁到底’的灰蒙蒙的意味。诗人的愁从何而来?”

词里倒是有两个愁字,可要问他当时愁从何来,他怎么知道?他皱着眉琢磨了一会,估摸着是暮春对白头,春天过去了,自己也老了,所以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