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边山寒[种田]> 第278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8页(2 / 2)

李青瑞看了几眼,心中欣慰,让二弟来京城读书,果真没有错。

这样想着,他又看了李青文一眼,幺弟也是块读书的料子,就看他意下如何。

文正书院的后山原来是一片田,从前学生们是要轮流下地务农的,以此来让他们知晓农活的不易。

后来慢慢的就成了种花,且有专门的花农来伺候,一大片一大片的,现在还有不少还开着。

围着书院转了一圈,然后再从大门出来,李青顺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不管咋样,以后好好挣钱,送他们的孩子都去读书,就算读不成,识字也是好的。

回去的时候,他们买了一袋子白面,想到昨日周从信送来的一整只羊,李青文顺便买了一捆子芹菜,他切芹菜,李青宏剁羊肉,方氏和面,做了一顿面条,每人碗里一大勺子芹菜炒羊肉做浇头。

吃过饭,李青瑞跟方氏说,要出去送信,今天定然回不来,晚上不用做他们哥三个的那份吃食。

他们这次来京城,带了好几包书信,除却送往大江南北的商队,京城也有几十封,收信人分散四处,得过年前送出去。

为了能快些,李青瑞特意打听了一番,找了对京城最为熟悉的马夫。

李青卓没去,他拎着李青顺等人在附近转一转,这次也坚持的叫上了方氏,不远千里来到繁华的京城,就算不买东西,也该出去看看。

所以,吃完这顿面条,小院的门一关,两拨人便分别走开了。

去往洪州的信都在秦冬梦身上,李青瑞手里的都是边城流犯和官兵的书信。

这位姓张的马夫果然对京城的各处都很熟悉,什么犄角旮旯都能寻的到,一个下午,他们就送出去十几封信。

晚上四个人在外头吃饭,李青瑞三人吃的清水面,单独给他点了酒和下酒菜。

因为这顿酒菜,晚上宿在便宜又简陋的客栈中,马夫也没有半句怨言。

一边送,一边穿梭在去往大梁各地的商队之中,把外地的信件一一托付给人。除此之外,哥三个还去了周从信告诉他们的那几个珠玉铺子,把那些小珍珠陆续变卖成了银子,这个时候,李青文才知道,江淙在河滩底下摸到的石头不是玛瑙,而是红玉髓。

因为颜色红亮,声音清脆,很受女子喜爱,另外,这种东西还某些地方还负有“福慧”之名,故价格可不低。

这一袋子红玉髓卖了不少金银,带这多黄白之物,哥仨有些不安,跑到外城北面时,回了一趟家,把钱挖了坑埋在茅厕后头。

放在房子里头心里都觉得不安,特意选了这么一个谁都不愿意靠近的腌臜地方。

埋完了,李青宏顿时茅厕也不臭了,道:“你们去范阳城卖东西的事情,李青勇跟我说了八百回,一开始我也跟着他一般气血上涌,不能入睡,后来次数多了,也就木了,现在我总算是明白了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