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综合其他>家兄朱由校> 第481章 扬帆起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1章 扬帆起航(2 / 2)

毕自严忽的开口,让朱由检略微皱眉。

船队有一万两千人,之后还会再北州府的东极港接收一万劳改工。

倒是也在他退出长春宫的时候,在他们两人谈话中的那三千六百多台拖拉机确实在海军船只的护卫下,成功的抵达了瀛洲港口。

如果地方挑选不对,那就是百姓的灾难。

“今岁户部已经积欠金融司一千多万银子,如果东北进行迁移,按照发放粮票和拖拉机的手段,那今年的积欠恐怕要达到一千六百万两。”

只有拖拉机一直运用在关外,它才能对大明带来正向的收益,反之则是负向收益了。

朱由检说的这话很隐晦,也就是他会在齐国初具规模后才离开大明。

“殿下,是否将拖拉机都尽数调给东北四省,按照您所说的村集体来分村迁移。”

一处船只内,当昏暗的空间出现了光亮,只见举着灯笼的金铉来到了瀛洲港九千料船只的货仓里。

“粮食的事情伱不用担心,齐国的粮食,殿下已经手书给我了。”杨文岳解释道:

“今后每个月,北州府会向齐国输送五万石米,三百吨铁和十万斤火药,直到殿下手书提高标准或中断为止。”

“约六百七十三万亩,目前可以耕种,并且在秋收之后的田亩有一百二十七万六千余亩,估计能产出八十余万石米。”

船只靠岸,船梯也放到了东极港码头上,金铉穿着一身圆领袍,没有穿官袍,因为他觉得没有必要。

朱由检说完自己的迁移安排,毕自严连忙询问:“那之前迁移的百姓呢?”

看到一车车粮食运送到了船只上面,金铉也想起了蒸汽机的燃料问题,然后作揖道:

“他们这边要走劳改工,那我们的压力就会小上不小。”

“金长史……”二人作揖回礼,而金铉也没有说什么客套话,而是看了看码头上的兵马和劳改工,然后才询问道:

这么一来,齐国的建设就会免去了许许多多的人际往来,而成为一个严谨办事的地方。

“加上腊月、明年五月各自还有两支船队会前往齐国,按照我的估计,恐怕齐国对瀛洲劳改工的需求量会逐步增大。”

朱由检见状,也开口说道:“你的话说的不错,但孤有孤的考量。”

在杨文岳和杨炳文的注视下,金铉走下了船梯来到二人面前作揖:

“这……”听到朱由检说十户一台,毕自严愣住了,并立马作揖道:“十户一台是否太多了?”

换而言之,东北和西南、旧港地区都是农业区,而关内将作为人口输出地,向这三个地方外加藩国输出人口。

“积欠金融司的银子就不用还了,户部管好自己的赋税就可以。”

杨文岳想到了孙传庭,一时间不由有些出神,直到所有劳改工上了船,杨炳文走回到了二人面前时,他才回过了神来。

等他回府的时候,曹鼎蛟已经等候已久了。

“如何?”杨文岳走进了书房内,对准备起身行礼的曹鼎蛟抬手示意无须行礼。

在这里,一台台被包裹油布的机械出现在了他的面前,金铉让人解开一个看了看,时不时点头,并转头对身后的两名参将询问道:

“工匠带了吗?”

“那拖拉机精耕出来的土地,据传开垦出来后就可以耕种,如果是真的,那他们这一万六千多人在瀛洲的支持下,估计很快就能发展起来。”

按照原本的政策,十人一台拖拉机来算,一千人的村落最少要有一百台拖拉机,而大明今年的拖拉机是肯定都要运往齐国的。

“齐国那边听闻有数千万野牛,有这些肉食在,恐怕金铉自己懂得怎么管理劳改工。”

说难听些,这一万劳改工,只负责开采原料罢了,种地这种事情,估计前期还需要齐国的三营兵马自己来。

一名参将作揖回答,金铉闻言很满意的点头。

“照这样下去,即便秋收之后劳改工们会消停不少,但瀛洲的粮食也顶多让他们吃饱到来年五月,届时恐怕还是会爆发不小的叛乱。”

毕自严提前告诉了朱由检这个事情,并在说完之后继续道:

“这些就是拖拉机对吧?”

“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那国朝每年顶多迁移两万户百姓……”

“无碍,为了殿下和大明,累些也无妨。”金铉倒是没感觉到头疼。

两万户百姓听起来很多,但算下来顶多十万人罢了,一年迁移十万,这得多少年才能迁移三百万人?

毕自严的担心对于朱由检来说并不算什么,他拂袖道:

朱由检让户部不用还金融司的银子,变相等于向天下金融放水一千多万两银子。

分村迁移,这个是朱由检定下的政策,即强制性迁移一个村落一半的人口,也就是将眼下七百八十万人的辽东省人口瞬间分割,强行迁移三百九十万人北上。

“请问杨总兵是否准备好了?”

也就是说,纯粹的人力开发,最少需要一千五百万亩,因为新开垦田地粮食亩产不够。

“是……”杨炳文也知道金铉不好惹,毕竟当着皇帝的面,喷的皇帝狗血淋头还能活下来的人,金铉还是天启朝的头一个。

毕自严见状,躬身回礼后便退出了长春宫。

因此,明年六千台拖拉机里,除了齐国和北山的四千台,那还有两千台拖拉机可以供朱由检使用,也就是可以满足二十个村子。

说白了,齐国就需要这种雷厉风行的人,所谓上行下效,如果建设齐国的人是一个遇人先谈情面,事事总论人情的人,那齐国的风气估计也是这样。

“父亲,那小子就先暂时离开了……”

“至于齐国的事情你不用担心,齐国建设还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才能初具规模。”

“退下吧。”朱由检往前探了一下身子,准备拿起朱笔继续处理奏疏。

说着是府和港,但实际上当地只有两千人建造的简单营地和码头罢了。

因此,拖拉机如果在关内贩卖,那生产出多少拖拉机,就会有五十倍、一百倍于它数量的人被淘汰。

朱由检忽的开口,毕自严闻言立马作揖应下。

也就是一台拖拉机,足以让五十到一百人失业,因此朱由检从未想过在未来十年时间里,把拖拉机用于关内。

“不想多发放迁移粮,便只能出这个办法。”

他们都很清楚,发放拖拉机,确实属于是把银子砸给百姓,并且是每人砸好几两的程度,等于他们平日做工好几个月的工资。

当然,他之所以那么自信,也是因为朱由检为他标准了齐国南北地图上该有的矿产。

“这样吧……”朱由检想了想,准备出一些吸引辽东省百姓北上的政策。

杨文岳还在欣赏金铉,但金铉却作揖向他询问了起来。

大明的工业化得慢慢来,机械农业化也得挑选对了地方。

他带着两名参将在这货仓之中来回走动,把这艘船货仓内的六百多台拖拉机全部看完后,他们才心满意得的回到了甲板上。

“无碍……”听到曹鼎蛟的话,杨文岳浑不在意,他想了想劳改工的数量,然后又想了想齐国,随后才开口道:

更何况,除了农忙的时候拖拉机需要耕地,其它时候它都可以拿去开荒,二十五年的时间足够开垦出最少三百亩,这三百亩耕地的价值又是两三千两银子。

不过,这是最理想的情况下,因为眼下东北四省的大量人口,本质还是聚集在了辽东,因此必须加大开垦力度,才能让百姓前往辽东开垦。

“没有熟地,而是在开荒的百姓,就按照十户一台发放。”

金铉是直臣和文臣不假,但他的兵科也是他们那一批次的佼佼者,不是杨炳文这种只指挥过一营兵马作为探险队的新手能对抗的。

“数千万野牛?”听到齐国居然又这样丰富的资源,曹鼎蛟不免倒吸了一口凉气:“那还要拖拉机干嘛?直接驯化它们不就行了?”

在曹鼎蛟看来,驯化野牛并不困难,但他这个问题,杨文岳也无法回答:

“具体的不知道,但是从殿下没有给金铉下达驯化野牛的命令来看,要么就是驯化成本太高,要么就是拖拉机更符合实际,我更倾向后者。”

说罢,杨文岳把话题拉了回来:

“无论如何,瀛洲劳改工大概率应该会在三年内不断迁移出去,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他们迁移出去前,把北州府开发出来。”

“至于这一过程会死多少人?这个就不是你我应该考虑的问题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