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起航
“至七月初一,关外三省齐民编户,土地丈量之后的户口耕地如下……”
“东海省五万三千四百三十二户,口二十四万六千二百零九人,耕地二百九十七万六千四百零三亩,熟地尽数发放完毕,粮食富裕十万石左右。”
“漠东省十七万八千六百九十七户,口七十一万五千人整,耕地一百九十六万四千三百零九亩,粮食缺口三百万石左右。”
“北山省三万一千三百二十七户,口一十三万二千七百九十三人,耕地四十一万六千五百二十七亩,粮食缺口一百二十万石左右。”
“另外,辽东……”
“算上辽东,东北四省的人口是八百八十九万四千三百二十九人,耕地数量是三千六百六十二万一千七百四十二亩,粮食缺口约一千三百余万石。”
七月中旬,当户部尚书毕自严带着关外四省的最新数据来到长春殿,向着朱由检回禀的时候,朱由检大致了解了东北的情况。
“不过,四省有草场八亿余亩,足够放养牛羊马匹千万,如果肉食提供得当,那粮食的缺口或许可以下降到六百万石。”
毕自严把东北的情况一一说了出来,而朱由检闻言,便靠在椅子上回道:
“也就是说,按照东北四省平均一亩七斗米的亩产来说,国朝最少还需要开垦九百万亩耕地,才能满足当地所需,让其自给自足?”
“正是……”毕自严作揖回礼,而朱由检闻言则是算了算这笔账。
一路上没有遭遇什么波折,当他们抵达东极港的时候是七月十九,而杨文岳已经带着自己的一千兵马和一万劳改工在码头静静等待。
很简单,三个人加一台拖拉机,加一年几两银子的煤炭银就可以耕种三百亩耕地,顶多就是收割的时候需要雇人,这么算下来,地主可以省下最少四十两银子。
“明年开始,拖拉机三分之一运往齐国,三分之一运往北山,剩下的三分之一发给迁移关外三省的百姓。”
“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登船。”
此刻的瀛洲港热闹非凡,从上直各拱卫营凑过来的两营六千多兵马在不断地搬运补给物资上船,这其中最主要的还是粮食、煤炭和淡水。
朱由检并不是因为自己的个人原因而皱眉,觉得毕自严说的不好,而是他觉得毕自严在知道齐国需要拖拉机,且拖拉机已经调往齐国的情况下,还提出这个提议,那实际上就是不想让朱由检前往齐国,想让齐国建设变慢。
说着,杨文岳看了看齐国的船队和不远处正在登船的劳改工,然后才道:
“建设齐国恐怕需要不少水泥和生铁,金长史恐怕要劳累一段时间了。”
杨炳文对杨文岳作揖,背躬得很深,杨文岳见状笑着点了点头,虽然心中有些不舍,但还是示意他赶紧上船。
想到这里,金铉也将目光放到了正在上船的劳改工和杨炳文等人身上。
金铉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因此在简单的补给结束之后,他便命人扬帆起航,带着上百艘船只组成的庞大舰队向着北方的东极港进发。
“可如果是这样,那国朝每年发放的机器里,便只有发往齐国的能收回成本了,而另外三分之二的拖拉机,国朝只能每年亏损几十万两了。”
不过,考虑到他的能力,如果他真的有别样心思,恐怕会在战场上被金铉击败。
反之,如果齐国的人是金铉这种人在管理,那金铉的下属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向他靠拢,因为他们都知道金铉喜欢什么样的下属,因此他们会往那个方向靠拢。
曹鼎蛟坐下回应,并且说道:“朝廷要我们支援齐国,又要我们支援辽东,以瀛洲的实力,多少有些不济了。”
正因为如此,朱由检才要把拖拉机国有化,把乡村集体化、组织化。
“他们手里有一万劳改工和三营兵马,哪怕作为先遣队的那一营兵马撤回,他们也还有六千多人。”
曹鼎蛟没有去迎接金铉,是因为他被杨文岳安排了别的事情,而这个事情就是对劳改工叛乱的镇压。
杨炳文被擢升为了齐国京兆总兵,因此在黄龙没有前往齐国前,他就是齐国武将第一人。
“有熟地的暂时不用管,让他们等待开荒百姓都有了拖拉机再发给他们。”
“若是下官没有及时找到煤炭,那恐怕要从瀛洲采买不少煤炭,因此下官想让杨布政使截留一部分煤炭,当然,这些煤炭下官会用金银支付,不会出现账目亏空的。”
朱由检可以打包票,如果他今天对内出售拖拉机,哪怕一台拖拉机售出一千两,那订单也会络绎不绝的涌来。
宽阔的瀛洲港内,此刻停靠着一支乙等舰队和五十艘九千料到六千料不等的货船。
“既然如此那就登船吧。”金铉毫不顾忌杨文岳的面子使唤杨炳文,但杨文岳没有觉得难堪,反而理解了朱由检为什么要让金铉去建设齐国。
越往北越难开垦,而拖拉机首要供给的就是靠北的百姓,让他们尽早自给自足,为朝廷缴纳赋税。
关内只需要稳定就足够,关外、尤其是东北地区和旧港地区,西南地区才是大明半机械农业化的施行地。
不过,毕自严这个提议,等同是在齐国口里抢饭碗,耽搁了齐国的发展。
“以他们的人数操控拖拉机,估计等待春耕前就能开垦出一万多亩耕地。”
“齐国长史金铉,参见布政使,杨总兵……”
这些东西加上船只上的那几十台工业蒸汽机,金铉完全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在齐国建造起一个个水泥、冶铁、冶金工厂。
大明没钱了,毕自严在透露这个消息,但朱由检闻言却道:
只要齐国稍微稳定,那劳改工的迁移就会提上日程了。
如果用人力的话,东北平原的开垦难度并不大,九百万亩耕地对于四省近九百万人口来说,也就是一年时间罢了,第二年就可以直接耕种,只是产量基本只有五斗,后续慢慢会涨上去。
砸给地主,一些佃户就会失业,因为一台拖拉机面对熟地,半个月的时间它能轻松犁三百亩地,而如果用人力,这三百亩地最少需要五十到一百人。
对于毕自严这样为了大明殚心竭虑的老臣来说,朱由检不忍苛责,因此他解释道:
“三千多台拖拉机已经运走了,目前估计已经抵达瀛洲,和金铉一起在前往齐国的路上。”
毕自严闻言,没有说什么,而是躬身作揖。
“拖拉机的去向,由锦衣卫监察司负责监察。”
杨炳文的性格有些优柔寡断,因此杨文岳倒是觉得,在金铉手下,杨炳文或许能改掉自己性格上的缺点。
例如眼下大明有拖拉机三千多台,如果按照一个村庄一千人,一个村子发三台来算,东北村落会增加三千九百个村庄,但大明要最少出一万两千台拖拉机。
这种事情,砸给百姓是砸,砸给地主也是砸,但大明不能砸给地主。
他们将会在杨炳文的带领下前往齐国,但抵达的时间会比之前预计的要晚,估计十月中旬才能抵达京兆府的金门港。
“况且,工业区每日都在建设,明年只有两千,但后年或许就能有四千,大后年就是六千!”
当然,这种强制迁移不是无偿的,而是会以村集体为单位,发放一定数量的拖拉机。
“另外,这拖拉机也是要排队的,北迁的百姓按照十户一组,二十组为一村进行迁移,拖拉机由北向南供应。”
真正的建设,要金铉带人过去之后才能展开。
这个过程是慢慢进行的,但就算以眼下的三千台拖拉机来说,也可以迁移最少一千个村子北上,也就是一百万人。
杨炳文见状,只能作揖退后了几步,随后转身离去。
同时,关内传统的两京十三省也会不断地增加工厂,以此在关内人口降低到某一种程度的时候,彻底完成两京十三省的人口工业化。
望着船队离去,杨文岳抚了抚须,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等船队的身影彻底消失,他才坐上了回府的马车。
“带了一千名工匠,他们会教导劳工如何建造城池房屋和码头,如何操作拖拉机开荒的。”
因此,当金铉带着船只开始靠岸的时候,和杨炳文一起迎接金铉的杨文岳便抚须道:
“金铉这个人知兵,有些什么不懂的事情,你可以问问他。”
对于大明的生产总值来说,这一千多万两,也就是三四百分之一的放水量罢了,还不足以扰乱市场经济,毕竟大明每年的新生儿都占据百分之二三了。
拖拉机是皇店出产,这个是包维修的,因此对于地主来说,一千两的拖拉机也就二十五年的时间就能赚回来。
“噔——”
至于明年的,旧港或许可以暂时停止工业开发,毕竟太远了,粮食北运需要时间,先满足北方再说。
“杨布政使,敢问眼下北州府的耕地情况如何?”
“已经平定了,就是死了不少人。”
“金铉他们今日出发,顶多十月中旬就能抵达齐国。”
落日的余晖下,伴随着“叮铃铃”的港口风铃声不断响起,这规模庞大的船队也在杨文岳等人的注视下渐渐离开了码头,向着已知的航道驶去。
孙传庭那厮也是明知规则而违背规则,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他和金铉在某种情况下,倒是还挺类似的。
“言重了……”杨文岳望着不卑不亢的金铉,不知怎么的,总感觉在他身上看到了一丝孙传庭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