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现代都市>[美娱]超级巨星> 因祸得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因祸得福(1 / 2)

因祸得福

颁奖季历来都是明星丑闻爆发的集中期, 特别是那些本身行为不规范的明星更是会被媒体以及竞争对手扒成筛子,负面缠身,口碑跌入谷底。

特别是韦恩斯坦更是擅长这一点, 要么对准电影题材,要么对准演员本人,几乎任何一个跟他同时竞争的剧组都免不了负面新闻。

今年韦恩斯坦手中也就代理了两部有冲奥资质的影片, 一部是《浓情巧克力》另外一部就是《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只是这两部影片都不算顶尖, 前者基本上提名就是终点, 竞争者一大堆, 后面的最佳外语片更是牢牢被《卧虎藏龙》压制。

当初韦恩斯坦跟索尼经典都竞争过《卧虎藏龙》的北美发行权, 索尼经典背靠索尼跟哥伦比亚影业, 将影片发行权抢到手。

别看它现在口碑好,也逐渐在扩大放映规模,但其实负面消息并不少。

《浓情巧克力》的女主跟女配都一直被击败, 颁奖季总是被提名, 从未拿过奖。

所以当《几近成名》跟《卧虎藏龙》都出现负面消息的时候, 哥伦比亚影业这边就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并且将怀疑目标转移都了韦恩斯坦兄弟身上, 他们的嫌疑实在太大!

伊芙本身三项提名就极其惹眼,质疑的声音的确存在, 不过作品质量没得黑, 可就是有那么一群人将这提名的影响力放大,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我可以接受她拿到这么多提名,但是放在一届的话, 会不会太夸张?”

“过去公认的演技派也没有在一届金球奖拿到这么多提名。”

“伊芙的公关太强了!”

“明明她在《几近成名》里面就是女主角, 但为了能拿奖, 愣是转成配角, 太无耻了!”

“恭喜伊芙,她就是新时代的凯瑟琳-赫本!”

“我觉得伊芙要比朱迪-福斯特、茱莉亚-罗伯茨、贝蒂-戴维斯这些人都要强,她们谁在同一届金球奖拿到了这么多提名。她还这么年轻,接下来的几十年都要制霸好莱坞了。”

“嘿,你们觉得伊芙跟奥黛丽-赫本谁的演技强?”

“英格丽-褒曼做到过金球奖提名吗?”

“别拿伊芙跟玛丽莲-梦露比,她就是个花瓶,伊芙可是演技派!”

“难道你们不觉得伊芙真的演技很强吗?为什么要冲女配,明明就可以拿女主的。”

“太棒了,我喜欢她的每一部电影。”

“伊芙突然曝光订婚戒指,该不会是为了搏关注跟版面吧?跟基努的爱情故事看起来不像是真的,很像协议情侣。”

“说实话,伊芙比两个赫本都强多了吧,她们有任何一部电影北美破两亿或者一亿吗?”

网络上面的评论一开始还是在质疑伊芙一届三提的壮举,可过了没多久就变成了各种鼓吹跟越级碰瓷。

水军跟一部分不喜欢伊芙的网友直接就开始尬黑,愣是将伊芙拖出来跟好莱坞的各种神级女演员比较,明褒暗贬。

表面上说伊芙演技能比肩这些大神,实际上却是在捧杀她,让普通网友跟观众们对伊芙产生一种厌烦心理。

她何德何能可以跟凯瑟琳-赫本、奥黛丽-赫本还有玛丽莲-梦露相提并论呢?

这种反串的方式表面看起来就像是伊芙请的水军一样,将她一个年轻女演员捧到历时高度。

质疑伊芙实力,质疑伊芙订婚公关,质疑她女主转女配,跟不同神级女演员比较引战,多管齐下,负面消息瞬间涌过来。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有预谋的计划。

正常网友跟粉丝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那不是给伊芙招黑吗?

但总有些人会被这些言论影响,从而导致印象分大减。

“说真的,我也觉得金球奖太过分了,伊芙演什么电影都给提名。”

“不可否认伊芙的确有演技,但三项提名真的有点多,她每一部电影都好到了这种非提名不可的地步吗?”

“原本我还挺喜欢她,结果全是公关出来的啊。”

“居然说伊芙比肩甚至超越四届奥斯卡影后,谁给她的自信。”

“区区金球奖提名而已,竟然就已经开始跟前辈相提并论,什么时候拿了奥斯卡影后再说。”

“为什么金球奖提名就已经膨胀成了这样?”

“太过分了,以为票房就是一切吗。”

这些负面消息来得太凶猛,绝对的训练有素,根本就是指哪打哪,在几个大型论坛以及娱乐网站上面迅速蔓延开来,完全不符合正常发展的逻辑。

好在caa并不是吃素的,他们的公关部门早就预料到了颁奖季会有针对伊芙的负面传闻,一直都在地方准备。

要是没人下黑手肯定就最好,现在情况完全就在控制中。

给了那么多提成收入,这时候总算派上了用场,立即有各个论坛的账号开始下场,并且联系上了雅虎等权威媒体进行新闻转载跟评论,还动用影评人、娱乐情报员等等人脉关系开始讲诉伊芙的过往以及取得成就的不易。

同时伊芙的粉丝本身就很多,只是比较零散而已,大家不算追星狂魔,只是普通人群。

这些才是撑起票房的关键,因此当那些不利于伊芙消息传出来的时候,他们就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面简单解释几句。

“伊芙一年三提金球奖并不是刻意在水提名,她演技或许比不上凯瑟琳-赫本等神级演员,但在勤奋上面却超过。其余演员一年都没三部电影上映,怎么能拿到三项提名呢?”

“说伊芙公关奖项的,建议你看看《穆赫兰道》跟《几近成名》还有《律政俏佳人》,哪一部不是口碑爆棚的作品?她在任何一个奖项提名里面都不算垫底那个。”

“《穆赫兰道》是bbc评选的年度第一,《几近成名》是罗杰-艾伯特今年最喜欢的影片,《律政俏佳人》是今年喜剧片里面口碑最高的作品。戛纳影后、四大影评人协会全拿、横扫前哨站,登顶演员工会奖,真不是没作品的人。”

“伊芙是不是太优秀了,导致有人嫉妒她?”

“恭喜!另外说一句,大家别盯着提名了,拿奖才是关键。”

“开玩笑吧?谁说伊芙可以跟其余演技大神比较?”

“别吵别吵,理智一点!”

“不知道是谁在黑伊芙,她今年战绩这么彪悍,又不是拿奖,只是提名而已。”

不管真相怎么样,两方公司下场开始用新闻跟舆论攻击,甚至把一个又一个权威媒体拉下场。

本身伊芙就已经获得那么多提名,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结果这次争论跟吵架更是吸引了眼球,今天你一篇新闻,明天他一个报道,像是在帮伊芙增加曝光度一般,愣是让《律政俏佳人》跟《几近成名》的票房再次实现逆跌!

原本很多不关注金球奖的普通人都知道了有这么一个女演员,知道了那几部电影。

《穆赫兰道》在百视达各家门店的租赁需求暴增,而奈飞接到的网络订单同样增加不少,就连购买了电影播放权的电视台都抓住机会开始宣传影片,给了个就近的时间重播。

结果收视率竟然比首播要高不少!

这份争论甚至已经从北美延伸到了大洋彼岸,在世界各个地方都蔓延开来。

伊芙比起提名名单里面的其余人星光度高了很多,许多外国影迷都不一定看过了颁奖季的热门影片,也不一定看过其余提名者的影片,可伊芙两部电影在海外的票房都是上亿起步,观众自然很多。

只要看过她电影的人,就不会对演技有什么质疑。同时一些没有看过电影的观众,倒是对这些影片格外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影片能引发对金球奖以及对演技的大讨论。

现在伊芙已经登顶了imdb演员榜单,几部参演的电影都搜索量暴增,在整体形象上面有得有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