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恬怀孕已有八月,生产在即,如今大腹便便,沈常山又要顾着地里又要顾着她,人都瘦了一圈,不过都是值得,再累他也开心。
两人从沈常山家回来就顺便去叶家坐坐。
陈秋香辞了姥爷府里后厨的活,留在村里顾家,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家里就两个孩子,哥儿出嫁,小子还未娶,总不能把家丢下不理,这可不成。
两人坐了大概半个时辰就回家去了。
沈零榆夫夫也要等下午才回来,去一趟县城可不容易,中午是赶不回来的。
本来也可以直接回县城的家,只是老爷子和小叔还在村里,可不能隻老大一家在县城,那要被村民说不孝戳脊梁骨的。
沈零榆还得回京,因此留在家的时间并不长,等四月初就启程回京了,只是这次再带着宋晗,那就真是名正言顺。
他们走之后,一家人又回到县城。
叶天冬也在着手找铺面的事。
他的打算是铺子可以不用很大,但一定要带厨房和后院,这是为了方便製作点心和糖水。
如此挑挑拣拣就到了中旬,再过几日,果园里的枇杷和李子就能成熟上市了。
两人和卢赟就一同去看铺面,商量好之后快刀斩乱麻,和人签契约付钱交地契赶紧把事办好。
又抓紧时间找木匠定製招牌和做架子。
忙忙碌碌好几日,总算赶在生果成熟时,将铺面支棱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做生意肯定没这么简单,我也是随便掐的,大家看看不要较真,这算是金手指了。
四月廿七,‘有颗果子’开张,成筐成筐的新鲜李子和枇杷搬上货架售卖。
李子翠红、枇杷金黄,前者口感爽脆,后者清甜。
等上架摆好,卢赟带过来的伙计就在门口街道上敲着铜锣喊:“快来看快来看,新鲜李子和枇杷,买够三十文减五文。”
减钱这法子是叶天冬想出来的。
按照市价来算,较常见的枇杷是三文钱一斤,而李子则要贵一文。
若是买枇杷,相当于三十文可以买十斤,过往的行人旅客立马停住脚步,过来询问。
“买十斤也太多了,我能否和李子一块凑数?”
叶天冬当即表示:“当然可以,只要买满三十文就可以减五文。”
结伴而来的夫郎或者妇人一听,赶紧上去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