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嘴,你是去读书的,怎么能光想玩的事儿,要知道没几个月就得分上中下舍了,难道你想去下舍?乡君简直怒不可遏。
她出身皇室,但因为是郡王重孙女,虽然获封乡君,可惜交际也不多。
女子嫁人之后,多看丈夫官位,如蜜娘是因为方惟彦有同侪,上官,就经常出去外面走动,但方惟廷认得的都是一些酒肉朋友,谁会有那个见识?
她好不容易找到的书来,要监督儿子读书,没曾想他还想玩儿。
敏哥儿一下就哭出来了。
兰茹忙上前劝道:三太太,敏哥儿还小呢。
看敏哥儿小脸赤红,乡君也是不忍,放柔了声音:敏哥儿,娘声音是大了些,但你要知道,娘绝对没有坏心思。
兰茹和桐叶让敏哥儿的乳母带他下去哄着,乡君见儿子哭的抽抽噎噎的,又觉得自己的话说重了。
丫头们当然也看出她脸上的愧疚之色,忙道:您放心,敏哥儿肯定能体谅您的。
乡君有些愤恨道:若非是他方惟彦要分家,我们也不会落到如此地步。他自己是平步青云了,可别人呢?
兰茹点头:是啊,四爷是大学士,四太太又是官家千金,首辅夫人的干女儿,她们巴不得开府别住,生怕别人讨好。可是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难保没有他们自己落魄的时候,到时候别人也一脚将他们踢开,她们又将如何呢?
不说主子们,就说她这个丫头,以前在侯府,一个月月银二两,因她还兼顾敏哥儿,敏哥儿一个月八两银子也在他手上,还有四季衣裳和各色缎子福利,可比现下好多了。
打个比方,以前她可以三不五时吃鲈鱼,鸽子汤,现下难得见荤腥。
说起来真是气愤。
乡君常常的叹了一口气:我倒不是为别的,而是敏哥儿将来如何是好?你说那羡哥儿是何居心。他回家了,有个翰林老子教,我们敏哥儿呢,若不勤学,将来如何是好?
她这样的抱怨,敏哥儿也不小了,经由兰茹传到他耳朵里,敏哥儿也和羡哥儿生疏了不少。
羡哥儿回来说给蜜娘和方惟彦听的时候,蜜娘就和他道:生疏就生疏吧,日后你越往高处走,会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平日里,也不要表现出来。
这种教育方法,方惟彦忙道:你娘说的固然不错,但是兄友弟恭,男子汉要有宽大的胸襟,些许小事不要放在心上。
羡哥儿摊手:爹,您和娘其实说的是一个意思,只是您说的好听点罢了。
方惟彦失笑:臭小子。
分家会这般,蜜娘又岂能想不到,但是常雨珠却是很高兴,因为实在是节约了太多了,方惟钧又有正经差事,油水还丰厚,她还有什么不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