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方惟廷私下和方惟彦关系并不是势同水火,反而还不错,方惟廷就比方惟彦大三岁,他的婚事其实也颇为坎坷,和这位乡君的婚事是很小的时候就定下了,只可惜这位乡君先是祖母过世后来嫡母过世,守了好几年孝才嫁进来。
郡王的玄孙女,名头很好听,实际没什么作用。
郡王宗藩在永隆帝亲政后,几乎就是跟养猪似的养着了,以前的宗室还有军权,现在全部归官员手上,现在唯一能听见宗室的声音就是平日于民夺利,闹的民不聊生,被官员弹劾。
自然这名头还是很好听的,他也被封为仪宾。
在面上是比方惟彦的亲事好,但是不能只看外不看里,家中就他和方惟彦在科举上有进益,但方惟彦娶的是新科进士的女儿,人家岳父三十岁就中了进士,日后前途无量,且儿子还很小,以后官场上靠的是提携,只要他手里有人脉,都会先介绍给女婿方惟彦。
且都说人家阮家是小官,但是人家能中进士,还和吏部左侍郎李覃关系匪浅,这可比什么侯门子弟要有出息多了。大雍以文御武,别说武将要听文官指挥,就是侯门之人,多为富贵闲人,还比不得文官实权大。
当然,这些潜在的不是一般人能够看到的,大家只会看嫁妆厚不厚,姑娘家世如何,好不好生养。
不愧是王子王孙,这嫁妆多的手都插不进去,整整八十八抬,可真不少啊。
周围的人议论纷纷,方惟廷难得脸上也多了几分笑意。
定二奶奶提前离场,徐氏当然知道人家是怕留下来生是非,不禁私下同方惟彦抱怨道:像这样人家家里的家务事,多少人避都避不开,你祖母倒好,上杆子的恨不得按着牛喝水。
她很是担心,现在就这般了,若是蜜娘进了门,老太太又会怎样的排斥,到时候连累惟彦也被排揎。
却说定二奶奶早早的回来了,身上出了一身汗,一回来就躺在美人榻上,小丫头子帮着捶腿,不一会儿蜜娘过来时,她娘方睁开眼。
你们先下去吧。
蜜娘坐在她娘身畔,不免道:您怎么这般快就回来了?
定二奶奶看着女儿,笑了笑:我有些不舒服就提前回来了。
我还忘记说了呢,今日国公府送了请柬来,说三姑娘的婚事定下了,下个月就出嫁。蜜娘把喜帖拿来递给定二奶奶。
提起婚事,定二奶奶就头疼,她道:我看侯府那老夫人是个难缠的,今日居然想让我和简夫人和好,私下说说我倒不在意,偏偏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这老妇人老心不老,蜜娘我就怕因为我的事,到时候让你难做。都是我的事,拖累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