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闻言说道,就是嫁进赵家,也还是皇家人,太后若是想念永嘉,虽是都能召进宫。
这日子过得可真快,哀家身边的小辈一个个的都要娶妻嫁人了。算着年岁,小五是不是也要定亲事了?
太后口中的小五,便是皇后娘娘的幼弟,镇国公的嫡幼子,今年才过十六,正是说亲的年纪。皇后对着幼弟也狠关心,平时虽然见不到,但是母亲的家信总会提到。如今太后说起小五,皇后也来了兴趣,正是呢,上回母亲来信,还说这让妾身替小五张罗张罗,看看京城的哪家闺秀出众。
太后微微点头,沉思了一会儿,眼神看向下面的众妃嫔,突然停在了一言不发的贤妃身上,笑着说道,听闻,贤妃家中正好有一个妹妹,怎么从没见过过贤妃召进宫来?
贤妃只觉得被饿狼盯上了,周身不自在,僵着脸笑着回道,太后娘娘,妾身家中确实有一妹妹,不过性情顽劣,不服管教,又年岁过小,所以至今还不敢让她来宫里,否则出了事可就不好了。
哦,是么?太后不咸不淡地问道。
是,太后娘娘,家妹性格实在是顽劣至极。
皇后见太后被贤妃的话说的不大高兴,便朝贤妃道,太后娘娘不过是随口问一问,贤妃这样紧张做什么。
太后娘娘恕罪,妾身,妾身
贤妃结结巴巴不知道该如何说,太后见她这样,皱着眉头道,算了,这事下回再说去,哀家也累了,都散了吧。
至此,贤妃才觉得终于松了一口气。随着众人走出去,心里还是一阵后怕。
德妃走过来,见她这不争气的样子,斜着眼看了一下便走了。王昭仪在她身边,看着贤妃那样子轻轻捂着嘴角笑了。
贤妃娘娘,还真是可怜。
可怜什么?德妃眉毛一扬,她自己不争气,怨不得人家打她的主意。
娘娘难道不怕?
怕什么,镇国公府缺不了太后,我柳家可不缺!
德妃说地大气,贤妃在后面也听到了这最后一句。心中喟叹,母家强一点的到底不一样,像是她,便没胆子说这样的话。太后心里打着什么主意,她不是不知道,不过现在朝中这情况,贤妃可不敢让母家同镇国公府有什么牵连。
小妹,也只能赶快定了人家了。
景阳宫外,小喜子正拦着人,一张脸苦兮兮的,李福如今不再,什么事都落到他身上了。面对这位娇滴滴的姑娘,小喜子真不知道该怎样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