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她如今看来,这庶妹何止是容貌甚美,只怕满宫里都没有一个比得上的。且不说小小年纪便隐有倾城之姿,单是那一身遮都遮不住的灵气,就先叫人输了一大截。
叶锦华目光复杂的打量了一会儿,方才笑道,叫三妹久等了,姐姐前些日子宫务繁忙,抽不开身,只让身边的大宫女帮着照看,还请三妹见谅。
锦绣只觉得那笑好像是带了面具,一点儿也不自然,于是便想调动面部神经给淑妃示范一下什么才叫笑,扬着嘴角客气道,怎么能怪淑妃娘娘,娘娘是一宫之主,事物繁忙也是必不可免的。
在宫里住的可习惯?淑妃调整了坐姿,轻轻端起面前的茶盏,看样子,是要促膝长谈的架势。
习惯肯定是没有习惯的,且不说宫里规矩多,单单是换了环境就让人没有那么快接受。何况,锦绣还是个前途未卜的。这样每天都悬着心,总会觉得迷茫。
因为心里不痛快,锦绣答的也似是而非,不能说不好,可也不想说好。未央宫的宫人伺候的都很精心,风景也宜人。
淑妃一笑,宫里哪处风景不好呢,三妹昨儿也是见识过得。聪明人不需要多言,一点就透,淑妃更愿意相信这位三妹妹是个聪明的,毕竟日后要打的交道不会少。
说起来我也有七年未归家,祖母仙去的时候也没能回去,实在是不孝至极,愧于祖母的教养之恩。听闻三妹为祖母守孝三年,如此诚心,实在是难得。
三年,确实难得,锦绣心里也觉得自己了不起,就是当初的叶启文也没有做到像锦绣那样的毕恭毕敬。
不过真计较起来,她才是真正不孝,借了守孝的名头,避免了同李氏两年的争锋相对。若是再不恭敬诚心一点,自己心里也过意不去。因而推脱到,哪里,身为人女,这都是锦绣应该做的。
这原来也是我应该做的,偏偏没有做到。这几年还多亏了几位妹妹替我照看父母双亲,让父亲母亲能安享天伦之乐。淑妃说地无不惆怅。
锦绣不语,这话应该怎么接?事实上,她管你淑妃的双亲是谁,叶府的那几个人,如今和她再没有关系了。只听淑妃又道,三妹且放宽了心在未央宫里住着,皇后那儿我早就打了招呼,没什么要紧的。这回接你过来实在是赶得急,委屈三妹了,日后有什么要求只管提出来,把这里当成自家就行了。
淑妃虽未明说,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让锦绣安心待着,不要妄想在出宫了。她费了多少心思,连皇后那里都做了谋划,若是最后事情没成,打的可是她淑妃娘娘的脸。
李氏那日只说让她进宫,原因也遮遮掩掩并没有说清楚。锦绣虽然能猜出一二,可对这中间的内情还是不甚清楚。起码,李氏的态度就很不对,她行事向来缜密,这回却匆匆忙忙的,好似有人在催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