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那个小姑娘,看起来更依赖自己的直觉不过绝大都是小姑娘不都是这样,总是更愿意相信冲动的感性判断,而不是尊崇理性。
队长宽容的对发表意见的小姑娘笑,耐心指点:从探测器的数据显示上看,右边有更多探索的空间当然,下次有时间,我们也会去中间看看。
队长的学生都忍不住嘀咕,向来暴躁的导师,对这个丁点大的小丫头,可真是难得的好脾气。
只不过除了慕之云,所有人都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重新退回了原处。
刚开始几百米,右侧洞内的路确实非常宽敞好走,只可惜,这段路之后,他们就来到了一截断头路前。
所谓断头路,就是洞穴前方突然出现了一个垂直落差上百米的陡崖,利用仪器和探照灯,可以确认下方是一个比他们最初进入的溶洞大厅更加宽敞的所在,只可惜,仅凭目前的设备,很难继续往前走,领队也不敢带着队员冒这个险。
于是,二十分钟以后,他们重新回到了那个岔路口,再次选择了中间那条路。
慕之云没有什么反应,领队倒是有点不好意思,忍不住解释道:有时候设备也会出一点问题,所以我们也不能老是依赖仪器。
慕之云虚心受教的点头。
领队咳嗽一声,带着队伍继续前行。
中间的岔路口,果然就像探测器显示的那样,并不是太好走。
这是一条全程向下的羊肠小道,平均坡度大于40deg,路极窄,又多乱石,背着设备的队员即便借助登山杖,行进起来也非常困难。
路好像越来越窄了,一个队员抱怨道,总觉得我随时会被卡在路中间,再也动不了。
四面挤压而来的岩壁,天然带着一种叫人恐惧的幽闭感,仿佛整座大山的重量都直接压在了身上。
即便是耳旁簌簌的风声,也像是从深渊传来的呼嚎,叫人不由心底发毛。
领队确认了一遍数据:这个坡度太陡了,很有可能又会走进地下河的方向再往前走一段试试吧,过不去就原路返回。
又走了两个多钟头,虽然有几个特别狭窄的地方,通过得非常勉强,但是众人到底顺利过来了,通道也渐渐宽敞起来,就连风声都变大了。
这么深的地底,拿来的风?一个学生好奇问。
多半是因为附近有一条很大的地下河,领队解释道,流动的河流能带进来部分空气还有充沛的水汽,所以这里地下的空气还不错。
那有希望能有什么发现吗?另一个学生好奇问。
这可说不清,领队笑,毕竟我也没有透视眼。
他刚想笑,慕之云忽然停住了脚步:领队,那里应该是人造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