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远兴好笑的摇头:就是小孩子随手做的玩意,送人还可以,卖可是不好意思卖的。
因为东西太受欢迎,他们也意识到这些玩意的不同寻常,但到底木工只是云云一个刚起来的爱好,就算再有天分,也卖不起什么价吧
那个文物院的青年直接晃晃手指,比出了一个五:我愿意五百一个收,要是有更精致的,还可以提价,多少都不嫌多。
要知道这可是九十年代末,平均工资也就七八百块,一个小摆件就值五百,那是什么概念?
慕远兴忽然就心疼起之前送出去的那些了。
怎么,怎么会这么值钱的?他满脸不可思议。
国内确实不值这个价,但是卖给外国人就不一定了,这个青年很实诚的说,我正好认识一个外国朋友喜欢收集这些,所以才来问问。
青年其实还是压着价报的,不过他有这家人没有的销售渠道,赚起这份钱来也心安理得。
可谁知,他的价还是报高了。
老头儿仿佛被他报出来的价格吓了一跳,更加不敢卖了,只说要等孩子的亲妈回来,跟她商量一下再说。
青年无奈,也只能留下联系方式,再三交代价格还可以谈,才不情不愿的离开了。
慕之云仔仔细细的打量着女儿做的这些东西。
那人没的说错,国外这些东西确实挺值钱的,500块咱们听着挺多,可是对外国人来说,也不过就是一顿饭钱,慕清先打消了父亲的疑虑。
几十美金而已,确实算不上一个很慷慨的开价。
杨嘉舒在旁边也听得惊到了,又掰着手指头数自己送出去的那几个,只觉得肉疼。
那咱们卖不卖?慕远兴问女儿。
先不卖吧,等问过云云再说她还在专心做那些东西?慕清问。
可不是,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候一句话都不说,全泡在了阳台上,我们也不敢打搅她。二老朝女儿抱怨道,要不还是管管吧,老这么下去,不说身体,眼睛都受不了。
我去跟她聊聊吧。慕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