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招呼宋梓,儿子,快来看看你的房间。
宋梓眼睛里闪着欣喜,由于过于紧张,他同手同脚的走过去,心里惊喜道:他有自己的房间了!
刘燕指着卧室里的桌子,对宋梓说,儿,你以后就在这里做作业,学习。
说起学习来,她扭头去问宋业,儿子在哪上学?宋梓十一岁了,按照年纪得上初二了。
宋业走过来说,去机关中学,我再找找人。
就在这时,宋梓突然出声道,我不想不想上学。他害怕他不适应这里,害怕他会受到排挤。
因为在矿务局的时候,他经常被同学说他爸不要他了,他爸在省城有新儿子了。
宋梓这么说其实不是因为他不想上学,而是因为他在恐惧这个新的环境,以及他对上学有阴影,他不想被同学说。
可宋业并不知道宋梓的心路历程,只是单纯的以为宋梓不想上学。
这次他的脾气没有忍住。
他这么努力,这么奋斗,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上一个好的学校,他求爷爷告奶奶,结果他儿子不领情?!
这让他怎么受得了!
宋业脸色阴沉的看着宋梓,你这孩子到底这么回事,一路上跟个锯了嘴子的葫芦一样,你妈让你说你才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他指着自己说,我拼命工作,想让你上个好学校,你竟然说不上?宋梓,你怎么越大越不听话啊!
宋梓被说的垂下了脑袋,眼泪啪嗒啪嗒掉下来。
刘燕让宋业消消气,又对宋梓说,儿子,你爸让你去机关中学上学是为了你好,别跟你爸置气,听话。
宋梓抽了抽鼻涕,用手背抹了一把泪。
他不明白,为什么所有事情的结果都是让他懂事,让他听话,为什么呢?
为什么他爸妈从来没有问过他的想法,他的感受。
宋梓这种情况,很明显,是一种缺爱的表现,他对父母,尤其是宋业,再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之后,便剩下了浓浓的不安感。
这个安全感不是说物质到位了,就能解决的,不是说宋业把宋梓接到省城,把宋梓塞到机关学校里就能解决的。
孩子的安全感,是需要爱的滋养。
是需要父母一次又一次的回应,是需要父母一次又一次积极的反馈,是需要父母一次又一次耐心的聆听,是需要父母一次又一次的表扬,是需要父母一次又一次的鼓励,是需要父母一次又一次的开导。
这些回应、反馈、聆听、表扬、鼓励和开导,宋梓全都没有体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