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全京城都知道我俩锁了> 第213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3页(2 / 2)

这位得意的国子监生忍不住朝沈昱所站的方向看了一眼。

虽然他心里一直偷偷地崇拜沈昱,但身为国子监生,在面对太学四公子之首时,今天只想好好地显摆一回。我们国子监,这次做得太好了,远胜太学!

沈昱并没有察觉到这份微妙的情绪,听到周围的人在夸赞颜楚音,他忍不住笑了。他虽然没有参与讨论,但四周夸颜楚音的声音,他都听在了耳朵里。

真开心啊!

国子监生:看,我们的同窗学子多优秀!

熟知沈昱和颜楚音友谊的人:

咳,实不相瞒,我们觉得音奴之所以对秋闱这般上心,都是因为沈昱要参试。不行,我们不能这么想,不能低估音奴的公心啊。我们音奴就是最棒的!

第一百三十三章

本朝的科举在前朝的基础上做过一些改良。

秋闱第一场考的是四书五经,一共多道题,每道题的题干都随机选自四书五经中的某篇某段。如果对四书五经不熟悉,或考试时过于紧张以至于半天想不起题干的具体出处,那想要在第一场中获得好的评价,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虽然四书五经的内容十分庞大,但那也是有限的。从童子试到殿试,科考出题都离不开四书五经。后来的考官想要出一些前人没有出过的题,便很有难度。以至于前朝有阵子竟然流行过截搭题,就是从四书五经中选择两句完全不相干的话凑在一起组成一个题目。上半句可能出自《孟子》,说驱虎豹犀象而远之下半句就可能出自《诗经》了,说穆穆文王。这是一句赞美文王的话。

考生答题的时候,需要把这两句毫不相干的话联系到一起去。

这不是难为人吗?

到了本朝,早期也出过截搭题。后来还是太/祖看不下去了。朝廷科举是为了选人才的,靠这种截搭题能选出什么人才?不否认能做出截搭题的人,他们对四书五经非常精通,还很有急智。但朝廷需要的是大量能办实事的人才啊!

太/祖不顾某些人的反对,强硬地改了规矩,截搭题就不多见了。

偶尔还是会有。但这种截搭往往都是精心安排的,上下两句话虽然出自不同的书籍、不同的段落,但是两句之间可以产生递进或者语意相反的联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