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还是很热的。
康熙和姜鄢不想回屋子里,继续在院子里的凉棚底下消暑。
周围放着几口缸,里头都是冰块,有些化成了一缸冰水,就被李嬷嬷庆月松月她们直接洒在了地上,当做降温了。
康熙一定要搂着姜鄢说话,姜鄢也就随他了。
其实她身上有些汗,但康熙好像一点儿都不嫌弃,反而如常般紧紧圈着她,时不时还要在她唇边,下颌上轻轻亲一亲,极尽亲昵,让姜鄢觉得自己像个香饽饽。
“保成的性子,倒是养的有些跳脱。近些年许是年年出去,为的是让他多瞧瞧外头,但叫他有些野了,其实朕倒是喜欢他这个样子,就是怕朝臣们瞧了,觉得他不稳重,所以才叫汤斌来磨磨他的性子。”
其实胤礽已经比前两年好太多了。就姜鄢看着,都觉得有时候胤礽的气度端起来,也同康熙一样,特别的矜贵,一看就是皇太子的气度风华。
姜鄢也是这样对康熙讲的。
康熙听了就笑:“你倒是对他的评价颇高。保成要是在这里,只怕又要高兴的不得了了。”
姜鄢说:“臣妾说的没错啊。太子殿下就是很好的。”
康熙又笑,亲亲她的唇珠,说:“从你入宫,便与保成相处的很好。如今感情又这样好。鄢儿,朕要谢谢你,若非是你,保成只怕未必能这样快的接受汤斌。”
康熙幼年便失去阿玛,进而失去额娘。没有亲额娘在身边的日子,他比谁都清楚。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待他极好,可是再好,也没有一个人能够代替额娘的位置。
仁孝生下胤礽便去世了。康熙曾一度担心,怕胤礽身边没有额娘陪伴会影响,甚至会对他的生活造成一定的缺失。
康熙是极不愿意他的爱子承受或者品尝他曾尝过的痛苦的。
可后来,康熙将儿子册封为皇太子,将自己所有的宠爱都给了他,他企图用自己所有的重视和宠爱弥补胤礽的缺失。
他以为这是可以的。
可直至姜鄢的进宫,才让康熙意识到,这个缺失其实没有补足,是他一叶障目,装作没有看见而已。
姜鄢进宫这几年,她待胤礽好,胤礽也极黏她,从小养出的颐指气使,成了现在的活泼可爱,偏偏做皇太子的时候做的还不错。
不然,胤礽也不会这样机灵,这样懂得将汤斌留下来。甚至愿意接受汤斌做他的师傅。
这令康熙很欣慰,亦觉得十分惊喜。
这都是鄢妃的功劳。
她虽未生养,却将胤礽养的极好。胤礽同她在一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竟也意外的长得不错。康熙当初,还有些担心胤礽学着她躲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