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是意乱情迷,可看见她身上不算多,但也绝对不少的伤痕,眼底都是心疼。
他不打算做什么,就是想好好给她涂药。
现在这样乖巧柔软的模样,谁能想到,她在上午的猎场上,是那样的肆意张扬,耀眼夺目呢。
毫不相让,绝不让自己落后旁人,一定要争,一定要拿第一。
这样骨子里的血性和野性,真不愧是赫舍里氏的人。
这么两三年,足以让康熙摸清了她的性子。甚至可以说,康熙早早的就摸透了她的性子,不过是这两三年,愈加坚定了他的判断。
她除了一张脸,其实性子跟仁孝并不一样。甚至可以说,在很多时候,她都是和仁孝相反的。
尽管她是装着要学仁孝,事事向仁孝看齐,可是她人懒又爱吃,这是不争的事实。她仿佛是以仁孝处事的准则在宫中生存,但却又谨记着妃子的本分,不该管的事绝不多管,甚至该管的事情,她也懒得管。
整个就是不思进取,只管享乐。
可偏偏又总能玩出花样来。就还是有那么些有趣又可爱,偏执又执拗的地方。
康熙早就知道,她和仁孝,是不同的两个人。她们只是模样容貌一模一样而已。
可到底是姐妹,到底是一族所出,性情总有些相似的地方。
这样一张脸摆在跟前,康熙很难不想起仁孝。
她今日在猎场上,骑着马傲然众人之中,康熙就会想起,仁孝从前只在宫中陪伴他。早年宫中不安定,他们不能出宫,只能在宫内作伴。
后来就多往南苑猎场,天下不定,也不能走太远,仁孝倒是会陪伴他,可仁孝从未参与过这样的盛会。
康熙想,仁孝端庄典雅,高贵大方,必不会陪着他胡闹,也不会一口答应会赢这场比试。
让蒙古人赢,必然有利于满蒙关系的发展。
可如今仁孝不在了,没人从旁规劝,康熙想怎样就怎样,得了个鄢妃,就纵到天上去,亲自教她弓马骑射,要她在猎场上赢过所有人,彰显大清女子的风貌。
换一个人,还真没人能做得到。
康熙想,仁孝好,鄢妃也好,都挺好的。都,特别好。
康熙想,或许他是有一些补偿心理的。仁孝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盛会,他便让鄢妃参与进来,他想看看,若仁孝在,是个什么模样。
如今看到了,康熙觉得很满足。
可瞧见鄢妃伤了,他又心疼,甚至有些内疚。还有些,莫名的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