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为人民服务[快穿]> 第675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5页(1 / 2)

好歹给个中央台嘛。

徐同学难掩失望:“你们这个电视机不行啊。”

田蓝强行挽尊:“明明是你这里信号不行,得架天线。”

陈立恒也上前调整频道,折腾了半天,大家都耗尽耐心,准备离开时,电视上突然间跳出来标题:国际贸易实务(双语),然后大家就听到了一位女教师叽里呱啦的英文声。

所有人都傻眼了,目瞪口呆地盯着电视机。

隔了半晌之后,完全没听懂的人才颤颤巍巍地开口提问:“电视大学的课程这么深吗?”

上电大的人都是被大学挑剩下的啊!他们学的居然比自己还难?

田蓝和陈立恒满脸无辜:“我们哪知道啊?我们又没上过北京的电视大学。不过在我们西北,的确各种各样的课程都有,还有课程教大家验尸呢。”

田蓝没瞎扯,真有个县公安局的警察无意间发现法医学课程之后就开始自学,后来还凭借学到的知识破获了一桩伪装成自杀的谋杀案。

别说为什么不让法医上。1980年,县公安局哪有法医呀,全国法医人才极度匮乏。只能警察和医生配合,大家共同凑合着上。

众人都吓得浑身一抖,感觉电大课程口味好重。跟法医学课比起来,双语课程都显得温情而小清新了。

学生们很快投入到课程中去,还有人嘴唇蠕动,跟着默念单词。

一堂课上完,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徐同学当场拍板:“我这边要一台了,我去申请经费。申请不到的话,我们自己凑钱。”

每个月24块钱的津贴,好多人省着用,起码有七八块钱的节余。

这些钱,他没用在吃喝玩乐上,而是省下来买书。每次书店到了新书,他都会第一时间冲过去,看能不能找到什么新收获。

像他一样的学生很多,他相信大家手上多多少少都有些余钱。

200块钱的确不少,但每个人掏七八块的话,十几个学生就能凑齐。到时候大家坐在一起学习,那效果肯定很棒。

其他人也跟着下订单,表示自己想要。

搞得田蓝和陈立恒不得不强调:“不用买这么多,有个三四台先用着就行。”

剩下的,他们还有用呢。

陈立恒学校那边不需要吗?当然需要。国防大的学生求知的热情肯定也不比农大学生少。

陈家人不需要吗?肯定也要。陈家父亲和继母一个研究员,一个老师,都是天天和知识打交道的人,急需汲取更多的知识。

这么一算,满打满算七台电视机都不够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