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为人民服务[快穿]> 第516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6页(1 / 2)

大队书记登了门,含含糊糊地提醒知青。既然现在国家放开政策,允许他们知青回城了,他们就应该小心谨慎。不要这个时候为了点小钱,搞得被人举报了,断了回城路。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相信你们是好的,下放这么多年也一直勤勤恳恳地劳动,好好改造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是革命的好同志。可防不住有人眼酸啊,你们能潇潇洒洒地走了,那走不了的,那没办法跟你们一样进城的,万一起了脏心思,直接一张大字报贴到公社,一封举报信写到县里,到时候黄泥滚进裤.裆里,是屎也是屎,不是屎也是屎,你们麻烦就大了。”

陈立恒想和大队书记好好谈谈国家政策的变化。人在赵家沟,他连张报纸都看不到,可他能听广播呀。

自制收音机对知青来说是必修课,基本每一个知青点都有好几台收音机。虽然能收到的频道不多,但已足够让嗅觉敏锐的人闻到空气的方向。

就在今年,《人民日报》刊文宣传了新中国的第1个万元户。社会主义的目的是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况且国家凭借票证供酒的目的是为了节约粮食,保证大家都能维持基本的生活。他们又没有粮食酿酒,用的是喂猪的饲料。这种酿酒的好办法,应该被大面积推广,还能更好的节约粮食呢。

就是国家政策没变化,他们拿高粱壳子酿酒都没错。凡事要学会辩证看待,要正确充分地理解政策的核心目的。只要符合目的,方法手段反而是次要的。

陈立恒在心中打好腹稿,开口就准备跟大队书记好好唠唠。

可惜田蓝没给他说话的机会,直接一句话就ko了大队书记。

“叔,我们没打算卖酒啊。秀芳他们手续都办好了,没两天就走了。我寻思着咱们赵家沟太穷,想给他们准备点土特产,都找不出东西来。我琢磨来琢磨去,估计就是自酿酒他们家里也能用得上,我就又弄了点酒。”

大队书记一张老脸通红。村里穷,连个能拿出手当礼物的出产都没有。还要知青自己想办法酿酒,好歹带点东西回去。

他不敢再说烧酒的事,只好顾左右而言他:“那个,你们啥时候回城?离婚手续办了吗?办好了就到大队部来签字盖章,别磨蹭了,一眨眼一年就过去了,早点回家,你们爹妈也放心。”

陈立恒在心里憋笑,蓝蓝就是蓝蓝,大队书记哪里是她的对手。

“不了。”他没忍住笑意,两边嘴角都往上翘,“叔,我和蓝蓝商量过了,我们就先在赵家沟呆着。等明年高考,考同一个地方的学校再一起走。”

大队书记瞪大了眼睛,嘴里嘟囔着:“你俩娃娃别糊涂啊,城里啥条件?村里啥条件?儿不嫌母丑,你们又不是赵家沟的人,非得在这儿跟着下苦人受苦吗?”

这话已经相当政治不正确了。如果不是诚心实意地同情这些知青,大队书记无论如何都不会开这个口。

田蓝笑道:“叔,我知道你是为我们好。但没办法,我还没回去呢,我们家已经给我找好了对象。只要我一回上海,就得跟人相亲结婚。端人饭碗就得服人管,我也有两只手,为什么不能自食其力呢?”

大队书记无话可说了。他虽然是农民,但好歹也是农村基层干部,不是没见识的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