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明争暗秀> 第7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页(2 / 2)

艺术发展有空间连贯性,任何一个时间段都无法被剥离出来单独审视。比如多纳泰洛[1]提起雕塑,许江同又满血复活,对着屏幕滔滔不绝,他是古希腊和罗马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者,其创作风格和构图技巧对后世影响深远,包括大家熟知的米开朗琪罗。

话音刚落,课件翻页,一座全luo的男性青铜雕塑出现在大屏幕上。

哇底下骚动起来。

许江同面不改色地按动翻页笔,一块马赛克贴心地出现在男人的私处。

这幅作品也叫《大卫》。他继续介绍说,是多纳泰洛成熟期的作品,也是雕塑中描绘少年形态的经典作品。

同学们却开始议论纷纷,注意点都跑偏了。

这时,坐在第一排的陶希洪突然举手:老师,我有个问题。

许江同毫不意外,甚至还递了个麦克风过去:请说。

我可以说中文吗?我的英语不好。陶希洪朝他眨眼。

许江同想起上次回复邮件,他给自己来了句pleaseusetranslator,原原本本地还回去:你可以用翻译软件。

好吧。陶希洪无奈地撇嘴,清了清嗓子问道,你提到文艺复兴激发了许多艺术家探索人体之美,也招来了保守主义者的反对。对于这两种观点的论战,你的看法是什么?

嗯?许江同不禁皱眉。

他没想到陶希洪竟然会问一个跳出美术史课堂,接近人类学范畴的问题,与印象中在食堂见到的炸毛小男孩完全不同。

这就是他说的学习成果吗?

思考片刻,许江同收起惊讶,给出了清晰的回答:作为贯穿人类历史、延续生命的方式,这是人的天性,不应该刻意回避。社会批判它,是因为有人通过它去伤害别人。但我认为,阻隔观念传播的媒介并不能减少行为的发生,反而会助长人的逆反心理。

老师对教学中出现luo体画作的看法呢?

我会在必要时使用,帮助学生了解人体构造。

那你为什么还给它打马赛克。陶希洪指着屏幕上的《大卫》说。

此话一出,几乎将课堂的气氛推向高潮。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尊重。许江同几乎不假思索地给出答案,有些东西没有错,但不能保证所有人都能接受。

一瞬间,陶希洪被他自信的模样噎得说不出话。

许江同看了眼时间,抢先打断说:这个话题涉及很多方面,课堂时间宝贵,课后再讨论吧。

课堂气氛却被陶希洪的问题带动,后半节课也有人提问。许江同累得腰酸背痛,但还是乐在其中地和大家分享着自己的观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