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业的没落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普遍用智能手机听歌的今天,有几个人还会选择用“麻烦”的唱片?除了极少数的唱片发烧友还坚持着这一项在当前年轻人眼中已属于“老古董”的方式,大部分人还是习惯打开手机里各种音乐盒app搜索最新最流行的歌曲。
就算有愿意买唱片来听或是收藏的,不少人也会选择网购,而不是前往实体唱片店一张一张地试听、选择。
可以说,和实体书店相比,实体唱片店如今的境况更凄惨:至少实体书店因为良好的人文环境,如今重新开始受到大众的追捧,而实体唱片店则没有抓住时机迅速转型,导致慢慢被市场抛弃。就算在锦城这样的一线大城市,依然还在营业的唱片店剩下不到三十家,而且规模都不大,生意也不见得有多好——这还是在黑胶唱片又复兴的情况下。
宋澜在书店内设置唱片区,可以算是“情怀”作怪。他还在人世的那些年,算是唱片行业最后的辉煌时期。在国外读书的时候,他时常在空暇时刻到二手市场去“淘宝”,回到一个人独居的小屋,就放着音乐学习或是静想。也多亏这些唱片的陪伴,一个人生活的那些年,他也就这样过来了。
当时还是学生的宋澜想过,等他功成名就以后,一定要开一家唱片店,不需要多大规模,也不卖多昂贵的唱片,就卖一些便宜的甚至是二手的唱片就好。至于顾客群体,那应该就是像他一样的穷学生了。
只可惜,宋澜直到死亡的那一刻也没能“功成名就”,更别说实现自己这个愿望了。如今有了机会,他的一颗心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开不了唱片店,那么在书店内设置一个唱片区过过瘾总行了吧?
唱片区规模不算太大,占地不到三十平方,共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试听曲一个是唱片展示区,给该区域取名为“留声岁月”,还在门口设置一个带着大喇叭的复古留声机作为招牌。
至于里头售卖的商品,和目前常规的唱片店一样,除了常见的cd光盘外,宋澜打算进一些当下在文青中很受欢迎的黑胶唱片,同时还吩咐手下的鬼差们留意着二手市场方面的消息,看看有没有人出售收藏的唱片——
一些老唱片收藏家过世以后,儿女们会处理长辈留下来的东西,其中一些不识货的不明白那些唱片的价值,用低价草草卖出,有的甚至还论斤卖给收废品的,一些很珍贵的唱片就此被毁,实在可惜。光是耳闻,宋澜就听说了不少这样的情况,便抱着捡漏的心思,看看能不能真淘到宝贝。
宋澜的运气不错,还真让他发现了一批宝贝。消息是从碧山市醉月那里传来的,她又是间接从书法协会中一个会员那里得知:说是这位会员一个老朋友过世了,留下了大几千张的唱片,他的儿子对此毫无兴趣,又嫌太占地方,打算直接就当废品处理了。就在这个儿子打算处理这批货的当口,会员刚好来家里做客得知了这一情况,想到醉月之前在书法协会微信群里交代的话,连忙拦下了主人家,又给醉月打了电话。
醉月不敢拖延,一边给宋澜打电话汇报这一情况,一边马不停蹄前往对方家里看货,并拍下照片传给来不及赶回来的宋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