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再世权臣> 第751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51页(1 / 2)

谢时燕坐回位置喝茶,不作声。

还有一位阁臣江春年,原是翰林院学士,文思敏捷、见识也不低,但有口吃的毛病,为了扬长避短,平时不轻易开口,习惯以纸笔交流。此刻更是不会先开口。

苏晏见众人都在看他,便道:“那我就抛砖引玉了。其实我个人想法很简单,就两句话——”

他停顿了一下,继而中气十足地说:“天你个头!不去!”

等待一个正经答案的阁臣们:……

苏晏见众人难以言喻的表情,忍俊补充:“‘天’字是绝不能给的,非要找认同,那就像对他父亲虎阔力一样,给个平宁王、顺义王之类的赐号。他肯接受,可以派官员在那个什么祭天仪式之前就去颁发;不肯接受就拉倒。”

谢时燕慢悠悠地说:“苏侍郎说得轻巧,阿勒坦若是因此发怒,再次兴兵进犯我大铭边境——”

苏晏笑意敛去,正色道:“阿勒坦要是真想攻打大铭,为的也是利益而不是出气。至于参礼一事,他能借此试探我们的底线,同样的,我们也能借此探一探他的深浅。”

最后,阁臣们各有考量,意见并未达成一致,但不影响票拟。

如果内阁意见一致就简单了,替皇帝把批答文字都拟好,附在奏本后面递交上去。

如果阁臣们意见不同,就把自己的处理意见各自写在纸条上,同样附在奏本后面递交。

皇帝审阅完,拍板定案后,撕掉其他纸条,把中意的那张留下,再用朱砂笔把采纳的意见写在奏本上作为正式批复,称为朱批。

所以阁臣们实际地位高低,不仅体现在当值的殿阁、首辅次辅的区别上,也体现在阁臣所拟“票拟”被采纳的程度上。

面对内阁呈上来的四张纸条(有两人意见相同,合写了一张),朱贺霖斟酌片刻,撕掉了另外三张,留下了苏晏的那张。

虽说这是流程,但没被采纳意见的某些阁臣难免沮丧,表面上再大度,心里那股酸溜溜的味儿,过好几天才能慢慢消掉。

至于朱贺霖,盯着国书上莫名其妙的那个参礼官员条件看了许久,琢磨出一些量身定做的味道,于是开始让锦衣卫去查——当年符合这个条件的,都有谁?

-

在苏家两个小厮看来,自家老爷入阁之后更忙了,常说不回家吃晚饭,偶尔议事迟了,还会在文渊阁的值房内留宿一夜。

他们虽高兴于自家大人又升了官,但也难免有些失落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