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师不由得再次感叹,果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两天之后,杜老爷子告诉云舟,仿造者已经找到了。
他没有多说,凭罗总的手段和手中的证据,这个人以后绝对不会出现,大概率会在监狱中度过余生。
**
宴会之后,古玩圈子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除了云舟这里。
若说在这次宴会上谁的受益最大,毫无疑问是这位只有22岁的青年。
他是杜老爷子的关门弟子,能与其他几位专家坐在同一席位的鉴定师,慈善拍卖合影中最亮丽的风景线,是古玩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除了这些身份之外,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的捡漏事迹。
花三万块购买的乌鸦皮田,居然解出了近千万的田黄冻石印章,整整翻了三百多倍!
在此之前,在古玩界流行的还是十几年二十年前的捡漏事迹,像是xx在市场上捡漏了清三代官窑瓷器,xx去乡下淘货时发现了八大山人的画册。
这些故事确实令人羡慕,可谁都知道二十年前的环境和现在完全不同,这两年想捡个漏实在太难了。
小漏还是有的。
眼力好的老手今天在摊位上买下个民国的瓷瓶,第二年行情好的时候转手赚了几千上万块,很正常,人家靠得就是眼力和对市场的把握。
然而大漏那是想都别想。
你以为是大漏,其实是套。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造假技术越来越高,人也越来越精。
信息时代很多东西都是透明的,有时候上网一查就明白了。
正因如此,云舟花三万块捡漏田黄冻石的事迹才格外让人震惊。
古玩界最喜欢的便是这种捡漏故事,而且还是从这种高端圈子中传出来的,可信度很高,在圈子里传得比风还快。
“老王、老王,你可来了,快跟我们说说在宴会上的那个捡漏的事。”
“对,我上次听谁说过几句,不过那个人也是听别人说的,含含糊糊的说不清楚。”
“好像说三万块赚了五百万?”
“不对,我记得不止这些。”
“什么,比五百万还要多?!”
“不仅如此,据说还是个年轻人捡漏的,才二十多岁!”
“我靠,真的假的?”
没去宴会的人心里抓心挠肺的难受,纷纷将目光投向王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