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技术型工种[快穿]> 第1082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82页(2 / 2)

古代并没有多少人专门做赏金猎人,这方面的缘故可以从“民不举官不究”来看,大多数案子,村长搞不定还有里长,再不行还有族长,实在是三老都上还不行,就要到县官那里卡脖子了。

越级上告是几乎不存在的。

这些案子普遍遵循的原理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为吏治清明也是官员能否升迁的一个标准,为了标榜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案子是不能有的,有了也是没有。

各路自查之下,真的出现的这种通缉令可养活不起什么专司此事的赏金猎人。

大家又没有武功,又不能日行千里,又没有什么追踪技巧,凭什么去专门抓通缉犯呢?

捕快都不会跨境抓人。

这些通缉令上的赏金如果真的令人心动,就要小心杀良冒功这样的事情了,随便找个乞丐什么的,样子差不多的人杀了,拿着划花了脸的似是而非的人头去领赏,也不是没有过的。

最稀罕的是三地三个人头领赏,都说是那个通缉犯,可谁也无法解释通缉犯怎么能够变成三个。

这里面也有古代的画像并不逼真的缘故。

看了一圈儿,纪墨又按照之前的习惯,循着之前的路径把城中都转了转,一切仿佛还是原来那样,却又多了很多新的建筑,熟悉的,不断被替换,越来越少了。

【请选择时间,四千年,五千年,六千年,七千年……】

“四千年。”

再次睁开眼,纪墨就看到了时间变迁所带来的影响,城池还是那个城池,却更沧桑了,很多陌生的新式建筑,越来越高的楼房,都在体现着营造行业的某些进步。

正巧路过某条街道的时候,看到路旁有人在施工,纪墨就停下来,跟着看起来。

能看,能听,便能知道一些材料的来源,同样能够看出他们的工艺的确是有些不同了,还是在进步着的,却也有些老旧的东西都被丢掉了,没有人称呼“营造师”并不稀奇,单单建造一座房子,本来也不是必须要用到营造师。

何况,营造师在纪墨学的时候已经近乎没落,这四千年,还能留下多少余波,可想而知。

没有“大匠”这样的称呼,似乎也不意外,朝廷才能养得起大匠,那样的人负责的都是大工程。

可,连专精的“工匠”都不听闻,一众干活的工人,称呼那位打头的只叫“某头”,这种称呼本身,似乎又说明了某些变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