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这话假,听着也就当个逗趣的笑话,没人放在心上,只纪墨自己白琢磨了一回,确定自己改不成这样的风格,果断保持自我。
一顿饭吃完,纪师娘忙忙碌碌收拾,葛根跟着忙活,一来家他就没停下,挑水扫地的,该纪师傅帮把手的力气活儿,他都抢着做了,不得不说,就这份机灵劲儿,也难怪纪师傅回家都把他带回来了。
这些真正被收徒的弟子,说是半个儿子也没错,可以跟着住家的。
纪墨以前也看过那样的学徒弟子,对此倒不意外,见葛根忙活儿,他也想要帮忙,才动了动脚,就被纪师傅叫住了,吃饱了就该学习了,开个小灶怎么样?
“咱们过来走的那座桥,你看了怎么样?”
纪师傅张口问的就是桥的事情。
纪墨想了想,那桥是廊桥,此地看上去植被丰茂,应该是气候湿润,经常会有雨的那种,廊桥的建造就是为了能够挡雨,两边儿的桥亭更是给了来往路人一个暂停的休息点,只看那热闹劲儿,就知道其对经济上的作用。
但纪师傅问的肯定不是这个,要说桥的话,只从桥面上走一遭,能够看出什么来呢?要怎样回答才能继续保持“人设”?想要多得师父一分看重,也跟争宠似的需要绞尽脑汁。
第389章
“用的木料很好……”
还不知道此地的这种木料名字叫做什么,但通过木质的纹理,还有踩上去感受到的曲度和张力,推而广之,也能约略解释为什么选择这种木料。
而木料和木料之间的结构,如果完全说是榫卯之功,未免忽略了设计的重要性,若要说出设计的好,就要考验到造桥的专业知识了,很遗憾,现在,纪墨的专业知识仅有五点,还不足以给出一个全面的答案。
该怎样回答才能符合年龄,不至于聪慧得“妖孽”让人敬而远之,又该用怎样的回答留住纪师傅的心,让他愿意单独培养自己,而不是把自己放到师兄名下教导?
不是说师兄教得不好,上个世界,四师兄教他也已经尽心尽力,但,某些东西,在不同的知识层面上看来,经验也是有偏差的。
如同数学大佬会把一加一拆分成需要推理验证的问题,而中学生早就不屑于解释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
纪墨想要学习的、想要做到的,未必是数学大佬的高度,可,也不能低到中学生之下的档次上。
那么,跟更好的师父学习就很有必要了。
可这段时间的了解,也让纪墨明白,纪师傅有很多弟子,年轻力壮的才是造桥的主力,他们也更能理解一些工序上的东西,哪怕不说,看到要这样做就能猜到一些原理,从而举一反三。
与这些主力军相比,纪墨就太年幼了,五短身材,人小力弱,想要拿块儿砖头都怕半路砸脚,这样的弱势,若是不能在聪慧上补上短板,那么,必然会在纪师傅的一众弟子之中沦为边缘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