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学中走后,许国国君立即召集群臣讨论接下来的方案,众臣主要有两个观点,一则有人认为此事乃是燕国的诈兵之计,只是在用这样的方式试探他们的态度,无论他们是否出兵,燕国都是稳赚不赔的;另外则有人认为,燕国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提议,是因为害怕他们出兵援姜,反守为攻,给燕国带来战事。
综合这两方面观点,许臣都普遍认为,燕君不会从姜国撤兵,只要许国不出兵干预,姜国孤立无援,又恰逢内政混乱,是伐姜的最好时机,错过了这次机会,留给姜国喘息的时间,必定会迎来姜国疯狂的反扑。倒不是说燕国有这个实力一举灭掉姜国,只是姜国一直是阻止燕国东进的一块壁垒,不必急于立即将这块壁垒损毁,却可以一步步将它挖倒击破。
“各位爱卿以为,若是我许国出兵援姜,助姜国退燕君,是否为可行之策?”许君出声说道,他有此一说倒不是因为姜许两国盟友关系,而是觉得想必姜国,这燕国更加不可小觑,纵然和燕国共同伐姜,也并不能保证许国成为赢家,与燕共谋姜国,无异于与狼共舞,与虎谋皮。
“如果我许国出兵退燕,那必然要借道燕国,燕国与我国距离甚远,若是在燕国退兵之后,继续反攻,胜算并不太大。”许国的丞相许竟意有所指地说道,他深知国君脾性,知道他绝对不是在战争求和,一心相助友邦,深藏功与名的人,相反,他只会在交战中将利益最大化,为此可以不择手段。
帮助姜国退燕军不是不可,但这绝对不会是他的目的。
“哈哈还是子之了解寡人!”许君大笑:“我许国出兵助姜,他们姜国自然要有所表示。”
许竟皱眉:“姜国已经没有可以质许的王子了。”众所周知,姜国后宫嫔妃众多,然而存活下来的王子却极少,除了已经开始处理朝政的太子,只有一个年幼的二王子因为先天不足从小便靠着汤药过活,其余皆是公主。
许君不屑地嗤笑一声,他哪里是想要一个质子,他要的是城池。
“姜国不会同意的。”许竟肯定地说道,割地求和与割地求助这两者在本质上实在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且此战乃是姜国主动伐燕引起,姜国割地赔偿也算是入情入理。
许君大笑一声,笑声中透着绝对的自信和狂妄:“他若是允了最好,若是不允,届时我许军进了姜地,可就由不得他了。”
冯学中此次使许,没有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没过多久,燕莘便得到前方传来的战报,许国出兵十万,借道姜地,欲退燕师。燕军按照原定的计划,在三军交战之时,并未尽全力拼杀,而是且走且退,一路放弃了夺取的晗水等城,转而退守长渊,长渊是姜国的重地,当初燕军攻下长渊费了不少功夫,如今姜国要重新夺回自然也不是那么容易。
而许国显然也没那么好的耐心和脾性,几次攻城未果之后退离长渊,此事本应告一段落,谁知许师回师途中不知因何原因遭到截杀,消息一出,许君震怒,立刻又派出八万兵马,进攻姜国东北的焉地。姜国经过先前的大战尚未恢复,如今突遭许军袭击,里应外合,顿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