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国家制造> 第309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9页(2 / 2)

8月31日,乌兹别克斯坦……

8月31日,吉尔吉斯斯坦……

猝不及防间,庞大的苏联轰然倒塌,所有“苏联”人都失去了国家。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苏联我应该有挺多错误,越查资料发现误解越多,比如有人说其实这时候是中美联合抗苏,而不是中苏联合抗美,还有说苏联解体有中美从中作梗之类的,网上众说纷纭也不知是真是假,我也不管了,反正都是架空……

第183章要去华国吗

一开始,所有人都是茫然的。

在电视机前呆坐一天,看着新闻上重复的播报,才渐渐相信这个事实。

这一整天,整所研究院没有人说话。

再之后,就是现实问题了。

率属于“苏联”的这所研究院,由于级别原因,知道的人不多,此时负责他们的高官也不知是在政斗中下野了,还是回到哪个“国家”去了,没有人来接收他们。

茫茫然等了三天后,渐渐变得惶恐不安。

没有任何接收他们的消息,原本对外的联络电话也被中断了,找不到负责人。

这所研究院竟然成了一座被遗弃的孤岛。

再之后,食物逐渐匮乏,饥饿降临,残余的士兵们决定带着尚有汽油的军车离开。再不离开的话,他们怕到最后走不了了。

离开之前,士兵们也曾通知过科学家们,可以带部份人一起走。

但那么多人车载不了,而且也只能到附近的城镇,因为他们打算离开之后把武器和军车都卖了,拿钱回老家。

这里的研究资料在季椽的预算下,如愿都只完成了一半,没有成品也没有武器,士兵们不感兴趣,否则他们可能也会带走卖掉。此时所有人心里都被饥饿和焦虑感充满,国家已经没有了,至少要保住自己的小家。

除了少部份研究员,大部份人都选择留下。

一是这时候跟同类在一起比较有安全感,二是大部份人都属于“苏联”的高级科学家,离开“苏联”后回到各自的小国,唯恐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毕竟都不是擅长钻营的人,他们连隔壁邻居都未必认识,也没有关系可托,至少以前的“苏联”关系已经行不通了。

商议过后,大家都决定在此等待,相信等混乱过后,会有人来接收这所研究院,到时谁负责给经费,他们就听谁的。

这里的研究进行到一半,耗费的不仅是国家资产,也有他们的心血,可以的话,大家都想继续下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