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正常的时间流程,当月名单在确认之后,会在次月中旬左右送至长安,而当月所有的士兵则会在月底出发。
在离开长安前,晏暄已经看过四至六月的名单,因此此时只是大致翻过一遍,确认和自己收到的并无差别,便专注翻起七八月的名单。
他视线在列出的名字上很快地扫过去,时而听见将士们发出整齐的声响,还会抬眸去看一眼。不过等看到八月份的名单时,速度就慢了不少,手指一一从那些名字上划过。
现下刚入八月下旬,这八月份的名单倒是已经比征兵起始时的人还要多了。
李平站在他身侧,明明年长不少,却还是不由从面前这个尚未及冠的年轻人身上感到了阵阵压迫感,即便对方略低着头,就连视线都没有往他这里投过。
而当晏暄的指尖停留在名簿上的某几个名字旁时,他更是感觉心脏也随之一停。
——怎会如此凑巧?
这时就听晏暄低沉的嗓音喊了一声:“李都尉。”
“晏大人。”
晏暄问:“这批就是八月份征集的将士吗。”
“啊,对。”李平见他终于将视线从名簿上挪开,暗自松了口气,也一并看向他们面前正在挥舞长矛的将士们。
晏暄将手中的名簿递还给李平,问道:“这站队顺序是按着名簿来的?”
“是。”李平接下名簿后道,“可是有什么问题?”
“无事。”晏暄道,“随便看看。”
他虽说着随便,但表现出来的气场却像是要直接整装待发,就连那些刚开始参军训练、连长安的模样都还没见过的将士们都能隐隐感觉到了,不由地握紧了手中长矛,提起十二分的精神。
但直至最后,晏暄也只是用视线在其中几个人身上扫了过去,而后什么也没说,单就点了点头,示意没有什么问题。之后他简单在周围看过一圈,就与李平一起离开校场。
等回到县城繁忙地带,晏暄勒马停下,道:“还有私事,就不劳烦李都尉送了。”
李平心中一口气缓缓舒出,脸上却挥起笑意道:“既然晏大人如此说,那在下便也不打扰了。如若之后晏大人还有疑问,可随时来问在下。”
“李都尉有劳。”晏暄客气地说完最后一句,便扯过缰绳,朝长悠府的方向走了。
李平依旧保持着笑,一直望着晏暄的背影走远,过了好一阵,那笑意才慢慢从他脸上褪去。随后他就两腿一夹马腹,在一柱香后停在一座府邸面前。
周遭安静得只剩下鸟鸣,一只麻雀兀自叽叽喳喳地驻足停留在大门正上方的牌匾上。在其正中,正用小篆写有一个“赵”字。
李平敲开门,没说什么,开门的管家就将他迎了进去。在朝门外左右看过两眼之后,管家就将大门吱呀一声关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