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宁建国又去拆迁办,对方估计也知道他的为人,打了一通太极拳,就是不松口。结果赵叔叔进去了,什么也不说,就掏了一本本子出来,放在桌子上——大家有什么摊开谈嘛。
这本子上也没什么稀奇的东西,就是建德里目前所有已经谈好的人家拿到的补偿方案。
赵叔叔说了,我们要求不高,也不想当钉子户,国家怎么规定你给我们怎么搞就行。
要是不行,那我们就从这本子上的第一个案例开始分析。
为啥李家也是一共三口人就可以拿到两套房,他家房子面积还没有宁家一半大呢。为啥孙家那什么表媳妇的女儿也能算一个户口,这不是瞎胡搞么?
你把这个谈补偿的工作人员叫出来,帮我们两个解释解释。解释得通,我们搬到昆山去住地下室都可以。
最后的结果是,不但确认下了阁楼的半个面积,而且由于宁小北是独生子女,按照规定可以算他有一个半人的户口。
七搭八搭加在一起,这次一共分了两套房子。一套一楼带门面,一套在三楼。唯一的遗憾就是那套三楼的房子远在嘉定,住过去是不太可能了,只能留着收房租了。
宁小北对这个结果表示还算满意,毕竟甘蔗没有两头甜的。
“要我说,门面房也没什么好的。在浦东那么远呢。”
唯一一个不满意的当事人就是宁老太。
这几天她逢人就说,自己从不会说话的时候就跟着爷娘来上海,做了一辈子上海人,老了老了,现在要去做乡下人了。
“好婆,浦东怎么就是乡下了?这几年浦东不是在大开发么,陆家嘴造了那么多高楼呢。”
宁小北哭笑不得地说道,“新房子出了隧道就到了呀。”
他看了那拆迁房的地段,放在二十年后绝对是十万一平米朝上的好地方呢。再过十年,上海召开世博会,新房就在世博园附近,简直就是“黄金地段”了。
“侬难道不知道那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侬当我老太不知道行情啊。除了陆家嘴,浦东那边都是田,地下水管还是这几年才刚开始铺的。”
老太太“啧啧啧”地摇头,“前两天侬爸爸去那边造房子的工地去看了一眼,就晒得墨墨黑,我看都跟小黑皮有的一拼了。”
范侠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胳膊,又瞧了瞧宁建国卷起袖管下那一节胳膊,有点想不通老太太怎么会做出如此判断。他们两个之间至少差了五个赵景闻吧。
宁小北这才知道老太太和《小时代》里的顾里居然有同一个毛病——她不能走出内环!
这边大家说说笑笑,王伊红抱着小儿子逗老太太玩,电话铃突然响了起来。
“我去里屋接。”
宁建国脱下围裙,擦了擦手,示意大家继续吃饭聊天,然后走进了主卧。
宁小北用筷子蘸了橘子水,滴在常乐蕴弟弟的舌头上,小屁孩尝到甜头,于是抓着他的手不放,大家都哈哈笑了起来。
赵景闻和南汇小赵碰了好几杯都不见宁建国出来,趁着大家不在意也进了卧室。
“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