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被打成傻逼之后,他还不吸取教训,几年以后卷土重来再次打赵,试图一雪前耻,然后再一次的被打成傻逼,就知道脑子多少有点儿问题。
所以在姬丹的忽悠之下,燕王喜没什么意外的就这么被忽悠瘸了,直接就派兵去开始打匈奴,而且还是又一次的亲自领兵打仗……反正李曦在听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心中是蛮怜爱那些燕国的大臣的,有这样一个不让人省心的主,这得是少活多少年啊。
……尤其是本身要带兵打仗的将军有了燕王喜这么一跟着,除开自己本身要统兵打仗的事物之外,还要再行负责保护好燕王喜这位大王,直接就将他的打仗难度系数增加了一个等级。
不过这都不是要紧的了,毕竟燕王喜干的傻逼事儿越多,对于嬴政来说就越是好事——燕王喜直接把自己给作死了,也就省得嬴政再去让人打了,秦国直接坐收渔翁之利,省兵省力。
这件事情的关键要素是在于燕国现在正在对外攻打匈奴,所以对于中原境内所发生的那些事情无暇分心搭理,所以对于秦国攻赵一事造不成什么影响。
而另外的一个同样与赵国临近的齐国的话,如果齐王真的要出兵参与此事,李曦心中倒是求之不得。毕竟,
——她惦记着临海的齐国之地那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了。
何况就算是不提这一点,单单是从军事情况上来进行分析,秦国公赵并不在乎这之间是否会参与进来一个齐国,因为如果是只有齐国一国来妄图额外进行干涉的话,秦国未尝不能够以一打二——在战国末期的时候,齐国是真的没有什么存在感,和当初昭襄王时期的那个与秦国并称为东西二帝的齐国已经不再是一个东西了。
而且如今最后的一任齐王也并非是什么有本事的君主——只同他在最后反抗都不反抗一下直接的就像秦国投降这件事情之中,便可以多多少少的感受到一点。
所以从这一件历史上的事实来推断的话,李曦觉得齐国还真的未必肯趟这趟浑水。
所以只要先将魏国给打残,那么赵国就会彻底的陷入孤立无援之境。发兵灭国指日可待。
“那灭赵之后呢?”嬴政问道:“依神女之见,赵国之后,又是哪一国?”
听到嬴政这句,李曦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思索了一下后才道:“如果理性一点层面来讲的话,扣除第一个要灭的赵国和保留到最后一个的弱韩,再除却现在打匈奴所以将其排到倒数第二位的燕国以后,我觉得余下的魏、楚、齐三国先后顺序其实都差不太多,凭心情决定先后顺序就是了。不过如果是要从我个人的情绪倾向上来讲,我会将第二个国家选为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