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老师还是早早地就到了小吃摊,一看今天案板上多了些新家伙,曲老师是北方人,觉得这敦实的小肉饼很眼熟,想了半天,一拍手,指着那一排排整齐的小墩子乐了,“门钉肉饼吧?这可是好东西,牛肉馅儿的?”
“哎,牛肉馅的,您来几个尝尝?”江萍笑着招呼他,还现学现用地把昨天江源说的话搬出来,“以前慈溪太后都吃这饼呢。”
“好嘞,我来三个。”
曲老师找位置坐好,江萍已经打了一碗热乎乎的小米粥端到他面前,熬粥的小米是伊凡交代的,专门在网上买回来的沁州黄,沁州的小米,那可真是名扬天下,不单味道香美,还营养丰富。
江萍听伊凡说门钉肉饼就得就小米粥吃,肉饼的牛肉馅饱满瓷实,再就羊杂汤就会发腻了。
“粥是免费的。”江萍端上粥以后,对曲部长说,“您先尝尝,有什么不合适的您再说,我是第一次做,也不晓得合不合您的胃口,桌上有小菜,您吃多少取多少。”
曲部长舀起一勺热乎乎的小米粥,待晾凉一点便喝了下去,这小米粥熬得不稀不稠,不像师大食堂里,免费的粥就清得跟米汤似的,细细一抿,还有小米的颗粒感在嘴里化开,米粥上一层浓浓的米油,一看就是用的顶好的小米熬制的。
曲部长冲江萍笑着点点头,“这粥熬得真不错。”
江萍脸上笑开了花,小凡低声对她说,“我就说您可以的,您还不自信。”
说话间,三个热气腾腾滋滋冒油的门钉肉饼出锅了,江萍把肉饼端给曲部长,还不忘叮嘱他,“里边有汤汁,您小心被烫到。”
曲部长想起来了,以前吃门钉肉饼的时候,大家都说,门钉肉饼烫嘴、流油、溢香,这烫嘴说的就是门钉肉饼里那丰沛的肉汁,不会吃的人嘎巴一口咬下去,刚出锅的肉汁溅出来能把嘴巴烫起泡来。
吃这肉饼就跟吃灌汤包一样,得先开窗,后喝汤。
他小心地夹起一个肉饼,饼皮太薄,都能感觉到里边的汤汁晃晃荡荡的,送到嘴边咬开一个小口子,顺着小口子吹一吹,之后一吸一吮,那鲜浓的汤汁便滑到嘴里。
咬下一大口瓷实的牛肉饼,除了薄薄一层饼皮,其余的全是肉馅,只放一点大葱提味,饼皮金黄焦脆,吃起来就是实实在在的美味。
在这冷飕飕的天气里,人最需要的就是这一口热乎乎的满足感。
曲部长吃第二个饼的时候,小吃摊的排队大军们已经浩浩荡荡地冲了过来,一看今天有新菜,大家乐得直跺脚,笑声说闹声传出去老远。
中文系的熊老师拉着曲部长感慨道,“咱们上一次起这么早排队吃早点还是上大学的时候吧?那时候学校后街上的一家卖烧饼的小吃摊,豆腐脑2毛钱一碗,烧饼2毛一个,你还记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