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勇侯心一沉,白贵妃的话让他想起了灾荒的那些年,他当时不在,一家子的人吃尽了苦头,甚至他爹还死在那场灾难里了。他何尝不知道白贵妃为什么提这个,他欠她的,从来没有否认过。“娘娘放心,娘娘的心愿肯定会实现的,我手中还有五万的兵权。”最差不过是兵临皇宫,控制京城。
白贵妃转过身,看着智勇侯没有说话。
气氛有些沉闷,最后还是智勇侯开口:“娘娘如果没事,那微臣先告退了。”
白贵妃点点头。
智勇侯出了宫里,没有再回头。
而白贵妃看着他的背影,淡淡的收回了视线。她说,到底是妹妹不如儿子。在她的心里又何尝不是吗?谁也不能和她的儿子比。
第243章第二更
半个月后,朝廷的公有制改革正式开始了。
首先,全国每个县城都成立司农司衙门,既然有了司农司衙门,必要要司农司官员,全国上百个县城,京城的司农司可没有这么多的官员。于是,晖武帝下令,让今科的进士去任职县城的司农司衙门。
不得不说,晖武帝的这个点很好,那么多进士都闲着,就算安排在朝廷里,那也是闲职,让他们去地方司农司衙门,确实是物尽其用了。
于是,以朱策为首的今科进士们,开始朝着自己任职的地方司农司衙门出发了。不过离开前,朱策倒是来胡同巷钱宅拜访过,夫妻俩带着孩子一起来的。两家本来就是亲戚,顾灵和白谨亦来京城了,他们情理之中也是该来拜访的。
朱策和白谨亦倒是有话聊,相处的十分融洽。两人都是大格局的人,一个是男主,六元及第,一个是在朱策之前,最有可能六元及第的人。而在小说里,一个是文臣之首,首辅。一个是武将之首,战神。两人颇有一番豪情逸致。
而顾兰是顾灵招待的,两人客客气气的,平平静静的聊着。往日的一切都已经过去,走出了桃水村、走出了吉祥镇、走出了洪旗县、走出了府城,来到了京城,身为女主的顾兰也在快速的成长。
朱策和顾兰离开京城,去地方司农司衙门的那一天,顾灵和白谨亦也离开了京城,他们要去北关了。顾灵和朱策一样,她任职的是北关的司农司衙门。
北关和桃水村不同。北关天气干燥、少雨,田里存不住水,所以北关不适合种植水稻,比较适合种植玉米、小麦、大豆等旱地上生长的庄稼。
当然,北关还有一种优势,那就是种植棉花。棉花不喜欢潮湿的环境,所以北关种植棉花更合适。不过,一切要等到了北关再说。
“别看书了,歇一歇。”马车上,顾灵正在看农作物、地质方面的书,竟然要发展北关的司农司,顾灵对北关的地理环境自然要了解。其实,早在几个月前,从她在吉祥镇成立司农司之后,她对相关方面的书籍就从来没有落下过。以前在现代的时候的,大概是网络通全世界,所以她没有体会到过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乐趣。可是在这古代,对于不懂的东西需要问,需要看书,她才真正的体会到了为什么说书中自有黄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