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上官策还如同以往一样,保持着懒散劲儿。
除此之外,他还时不时的明嘲暗讽齐欢儿,说齐欢儿要躲懒不干活,也别找这么自不量力的籍口,同时他还暗暗威胁她,趁早死了这份要与他一起上课的心,不然,等她比试输了,他就将她找籍口躲懒之事告诉洒扫局的管事,让她到时死得很难看。
齐欢儿听了,也不辩解什么,只是无所谓的笑笑。
而珍太妃见识过齐欢儿的实力后,也想通过齐欢儿狠狠打击上官策一番,便没有阻止上官策的这种作死行为。
这种情况一直维持了一个月,齐欢儿与上官策比试的日子终于来了。
为了保证所出试题的客观性、公正性,珍太妃特意从尚仪局请了一位教习夫子来出题,出题的形式类似古代的科举考试,题目是国语中的一句“得时无怠,时不再来”,以首句破题,两句承题,然后阐述为什么,考试时间为一个时辰。
齐欢儿很明白这种八股文,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代圣贤立言,格式有固定模式,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也有限制,句法还要求对偶。
虽然这种文章太死板,只能循前人的思想,以华丽辞藻作出合乎格式的漂亮文章,再加一些考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见解,这种考题对齐欢儿来说,却也不难。
因为她早已熟记了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满腹经论了,做这种试题时,只需将脑海中四书五经中的句子串联,再穿插一些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即可,再简单不过了。
因次,两刻钟左右,齐欢儿便洋洋洒洒的写满一整张纸,然后,署上自己的名字,将它交给监考的珍太妃。
原本老神在在的上官策,见齐欢儿这么短时间便交上答卷,不禁慌了神,变得惊疑不定起来。
这也大大的干扰了他的思绪和记忆,再加上他之前一直未好好读书,所记得的诗词典故原本就不多,所以,他答起题来变得更加困难。
一个时辰过去后,他竟然还只写了大半张卷子。
而珍太妃为了让上官策输得心服口服,也为了保证成绩的公正性,干脆将试卷匿名交由出题的教习夫子来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