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互相看不顺眼,不仅抢夺课时,备课也跟竞争似的,每节课的内容都很丰富,教学方式也很适宜,仿佛是要在课程质量上也压过对方。
——以目前流行的网络话来说,她们在互相卷。老师们不遗余力地卷了起来,学生倒是受益很多。
班主任于是就不管了。
然而,俗话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再加上学校里师生这么多,人多嘴杂,消息传得很快。
不仅传得很快,而且,传多了容易变得扭曲。
——原本的消息应该是:曲老师和小谢老师互相抢课,傅老师打算不管。
——翻译过一次之后的消息就成了:曲老师抢小谢老师的课,小谢老师抢曲老师的课,傅老师打算不管。
——再传几次,经过添油加醋,事件在思想情感上便有了些出入:曲老师抢小谢老师的课,小谢老师抢曲老师的课,傅老师乐见其成。
等这事传到谢亦桐耳朵里,不知怎么的,三句话里掉了一句,就成了——
曲老师抢小谢老师的课,傅老师乐见其成。
那时她一个人坐在春华小区外面的某家餐馆里,吃着水晶虾饺和南瓜羹,忽然便听见几桌远的几个陌生学生眉飞色舞地这么说着。
谢亦桐脸黑了。
-
到了某天下午,课程表上的安排,是数学课后面跟着英语课。两位老师这学期可以说是井水不犯河水,没什么来往,偶尔碰面也只简短打个招呼。关系看似十分冷淡。
傅默呈揉着太阳穴从办公室里慢慢走出来,几步远,碰上小曾老师,两人互相寒暄一阵。
小曾老师有点疑惑地说,“傅老师,你最近是不是休息不太好?脸色有点差。”
傅默呈笑了笑,“可能有一点。”
不等小曾老师再问点什么,他不着痕迹地把话题带开了。两个人随意聊了几句,上课铃响起。
傅默呈往初三(9)班走去。
一推门,下午阳光明亮,教室里坐得整整齐齐的,学生们个个都很认真。
——认真地在听课。
讲台上有个鸠占鹊巢的人,手里拿着粉笔,在讲某种概率题的通用解法。
傅默呈心下了然。
他伸手在教室门上轻轻敲了敲。整个教室都看了过来,讲台上那人也抬了眼睛。
傅默呈说,“小谢老师,英语课到了。”
“我没讲完。”
“一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英语课也有英语课的安排。”
“英语课有英语课的安排,数学课也有数学课的安排,数学课的安排还没有完,我是数学老师,管不了英语课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