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红楼同人]红楼旧事> 第361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1页(1 / 2)

“大爷大爷,您是不是想错了,宝二爷昨天没跟您去那什么花儿姑娘的船上啊。”

“那他去哪儿了?”

“您都喝断篇了,宝二爷跟一个赛牡丹的走了。”

“您老说错了,”端着洗脸水进来的小厮说“是赛荷花,不对是赛红莲的。”

“就是她就是她,听说也是这秦淮河上的红人,昨日哄着宝二爷给她写诗,宝二爷写了许多,今儿早上河两边都说这事儿呢。”

“哦”薛蟠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今儿有要紧事儿吗?没有就不要接他了。”

“您忘了,荣国府三姑娘的嫁妆最后一船今儿交割。交割完了签字画押呢。”

“弄的跟过堂一样,”薛蟠烦躁的起来,“要是只剩下一船,我亲自去,画押这事儿我替我表弟干了。”

第168章墨客

人人都说,当一个文人墨客不得意的时候,他总能写出盛世华章。这种例子古往今来比比皆是。而在南北两地,南方人看不起北方人的一大原因就在于南方文风鼎盛。

换句话说,在南方的读书人学习总比北方的人要强上很多,北方的读书人也默认了也默认了这一现象,南北相见,往往是刚见面北方人就露出几分败相,长此以往,南方人就更看不上北方人。所以当贾宝玉在秦淮河上扬名的时候,来围观的,除了一些名妓之外,还有就是南方的一些才子。对于贾宝玉笔下的缠绵之意,许多人奉若经典,但是写出这样的诗词,对于贾宝玉来说非常容易。他也因此成了一个在当时很出名的文人墨客。

年前的秦淮河因此变得特别的热闹,这份热闹也传到了贾珹的耳朵里面。

“大爷您看看,这是这几日传唱最多的一首曲子,小的是不懂,不过听那些懂的相公们说,写的还挺好的,缠绵悱恻如梦幻”。

贾珹把单子接过来,看了一遍,无奈的点评,“我这个兄弟向来不识愁滋味,你说就到这个节骨眼儿上了。他怎么还能玩的下去?”

“或许是他不知道,要是知道,肯定不这样。”

把单子放在一边,贾珹就问夏至,“最近贾家和甄家有什么动静没有?自从那些暗卫开始猖獗以来,咱们自己就跟瞎了聋了一样,反而弄得一点儿消息都没有了。”

“您说的也是,不过话说回来小心无大错……大爷,我前几天见了花儿姑娘了。我还是觉得花儿姑娘傻乎乎的。要不然咱们就把那个草儿换成花儿。您觉得怎么样?”

贾珹想了想,回想了一下那个叫草儿的在府中的所作所为,觉得还是花儿更让人放心一些。“问题是咱们怎么做才能让草儿离开咱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