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故气的把大刀操起来,放在户部尚书的脖子上,“你说去平叛的那几万人马是不是不管了?”
“朝廷的将士怎么能不管,在下现在天天催欠银,你也一起催帐吧,有了钱就有了粮食,你们就有了军功。”
跟着贾故一起来讨要军饷的武官们面面相觑。因为兵部动了刀枪,冲进来保护尚书的户部官员们纷纷低头议论。
就在在小声的议论当中,户部尚书铿锵有力的对贾故说,“贾大人,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您自个儿选吧。”
第141章筹钱
贾故又不能真的要了他的命,只好恨恨的带着自己的人回了衙门。
在路上,很多武官不放心的问贾故,“这事儿到底怎么办?南安郡王还在南边镇压叛乱,难道就这么前功尽弃了吗?”
“我记得上次送粮草送了三个月的是不是?”贾故拉着缰绳问左右两边的人。
“是,要真是按照这个算法,他们三个月后才是粮草告急的时候。”
“那么南安郡王能不能一战成功,都要看他们家的那些老关系们愿不愿意还钱了。”
实际上他们愿不愿意还钱呢?打心眼里来说是不愿意的。
荣国府里面,史太君还不知道自家的欠银已经全部还清。听说了现在朝廷里面正在清查欠银的事情,急得跟什么似的。把两个儿子喊过来,商量着凑一笔钱来还账。
贾赦这个时候就特别的坏,他不说自己已经把钱还上了,反而嚷嚷着,在当初几年前自己就已经把自己的那份给还了,现在欠银子的是贾政,不是他。
史太君一想,还真有这回事,就看着贾政等他表明态度。
贾政顿时闹了一个大红脸,“这……家里边的银子不够又该怎么办?”
贾赦不在乎的说,“够不够是你的事情,我的钱当年已经还过了。当时家里有钱的时候让你还你不还,现在说这话还有意思吗?”
看着的史太君那边脸色已经变了,贾赦也不敢说太多,推说自己头痛发热,要回去躺一躺。
“就知道他帮不上忙,”史太君看着大儿子走了之后,对小子说了这么句话。
然而该还的钱还是要还的。贾政不到黄河不死心,还想垂死挣扎一番。“老太太,当年借银子的人家不止咱们家,看人家是如何筹措这笔银子,咱们以后借鉴借鉴。”
这意思就说人家还钱了咱们也一起还钱,人家不还咱们也跟着一起来赖账,法不责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