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然没打算停了卤肉料的生意。给县城里留下半年的料,走之前配好了最后一味药材,交待了楚姑姑比例的。那些卖完了,就要转到京城来的。她还得配料呢。
王府里空房子空院子有得是。随便找一个用就行。这事儿王爷说了算,别人管不着。
酒楼的生意不会再做了,看看以后。挣钱不多,操心不少。她又出不去,还没找到合适的人之前,就算了。
干脆开个卤肉店得了。有实物做广告,料包才更好卖嘛!
做这个,还是楚家的本行儿,说明咱不忘本不是。
想好了,楚然就开始每天带着秋玉和林叔根叔一起出门逛街。找铺面。遇到合适的玉石籽料顺手就买回来给肖玙做雕刻用。他现在没有学生教了,除了在府里看看账,安排安排外面的产业怎么经营,就是梳理王府。闲着没事儿的时候,又开始搞雕刻了。
上朝是不可能上朝的。
每日都进宫一次给太后请安,有时候遇到皇上,皇上骂他不思进取什么的,他就哼哼哈哈的听着,让上朝的话,就说腿脚不方便,自卑。或着嘴上应着,转身各种理由,就是不去。皇上宠着亲弟弟嘛,也不能拿他怎么样。反正天天看着是挺闲的。除了进宫,基本上就待在临福居里,不出门。来了访客,十个里见不上一个。会回正院去见。穆婉如想了许多法子想在府里偶遇,一直也没遇上,他在正院会客的时候,她也不能去。其他时候,她在东院,临福居在西北,追出来是不可能追得上的。再说这种显得轻狂的事儿,她也不会干。在花园里想遇到那更是不可能,王爷就不去花园。
楚然在外面逛得时间长了,慢慢的就被越来越多的百姓认出来。她就跟人家寒暄,跟多见没见的老亲似的。看到卖糖糕的,跟人家说哎哟您这糖糕我知道,我家闺女见天儿的念叨着呢。看到卖火烧的,跟人家说王爷最喜欢你家的火烧了。跟谁都能搭上两句。那人家一看,这一家三口还真是一个风格的。就聊呗,走的时候顺手给拿上一点儿自家卖的,不值什么,是个意思。一家两家的,天天出门回来,林叔根叔手上得拎一堆。然后第二天一早出门,再拿上自家磨的豆腐,一人家里送上两块去,是个回礼。这豆腐是让厨房那伙子磨着,看他们太闲了,给找点儿事干干。水里没放郁水石头,就是普通的豆腐,不过是沾着王府出品,得了豆腐的都觉得吃上贡品了似的。做生意的人嘛,别管大买卖小买卖,那都是八方迎客和气生财的。都乐意跟楚然这样儿的结交。
听楚然说想找铺面开卤肉店,一个个的特别积极的帮着打听。有那觉得跟楚然关系不错的胆子大的婶子就问呢,说王妃您还要做生意挣钱养家啊?王府那么大的产业呢。楚然就说呗,咱也没啥能耐,也不管家,白吃白住的老觉得低人一等,咱自己又不是不能挣,挣回去了,哪怕是用不着呢,咱心里踏实不是。这话可算是说到婶子心里去了,能出来做生意的,哪个不是女强人?要挣钱养家的,当家理事的,想想突然自己分币不挣了,那日子得过得多憋屈?越发的觉得王妃是真跟老百姓不远。
群众的力量是最强大的,有这些地头蛇帮着打听,哪里有铺子卖或是租,哪个地段好,铺子有没有啥毛病,那真是一清二楚,想糊弄都没法糊弄。很快的,楚然就在坊市街上买下了一个两层正面两间的小铺面,没有院子,就是两间的门市房。其实一间就够用的,没赶上刚好那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