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事的那位,邵耀宗不熟,只在报纸上看到过。
郭师长和赵政委也是,所以他们谈论此事时,跟家属区那些爱好家长里短的人没两样。
宁阳军区却地震了。
刚出事的时候杜局没敢往军区去,因为他不想也知道军区肯定人人自危,没空招呼他。十一月过去,他的老朋友累得跟熬鹰似的。
杜局劝他保重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稍坐片刻就离开了。所以郭师长写信找他打听消息,杜局也是什么都不知道。
郭师长和政委没消息,其他蠢蠢欲动的人也歇了心思。
孰料杜春分和邵耀宗带着孩子去老家参加二壮的婚礼的第二天,也就是他们下火车的当天,整军的消息传到边防师。
杜春分不怕跟两个“陈世美”对上,但她怕安东下大雪,把他们一家困在半道上。
他们此次便卡着时间回来。回来的第二天就是二壮的婚礼。
杜春分给二壮准备一个床单和一张大团结。
一张团结买青菜,够一个四口之家吃大半年的。村长吓得不敢收。
邵耀宗劝说,就这一个徒弟,相当于杜春分的半个儿子,收下吧。这样村长才收。村里儿子结婚礼金都归父母,因为父母给他们盖房娶媳妇。
二壮盖房娶亲的钱都是他赚的,又有杜春分给他撑腰,村长就把张连芳、杜春分以及二壮的同事给的礼金给二壮。
杜春分对此很满意,晚上在他家吃了折箩,就回招待所休息。
翌日返回安东。
一家六口抵达滨海火车站,二壮带着妻子到岳母家,俗称回门。
二壮被他大舅子小舅子拉去跟爷们聊天,她妻子被嫂子妹妹拉去闺房。这些人对二壮家的亲戚以及昨儿的婚礼不感兴趣,纷纷问两人,杜师傅来了没。
二壮的妻子本以为女厨师就算不是膀大腰圆,那也得油腻腻的。昨儿见到杜春分,二壮的媳妇都不敢认。没等她妈问完,就形容杜春分多漂亮,那个邵团长多有气势,他们的四个女儿多可爱。末了不忘说,给一张大团结,还加一床床单。
城里人办喜事随份子,两块钱就了不得了。
杜春分一出手十块,又把二壮岳母一家惊得不轻。
二壮顿时成了他岳母家的座上宾。
哪怕沾不上邵团长的光,有这个师傅,赶明二壮的孩子出生,也不会亏着他。
二壮这边被大舅子小舅子恭维的晕乎乎的,却不知他师傅在车上冻得瑟瑟发抖,一家六口挤在一块还觉得透心凉。
甜儿忍不住埋怨:“娘,这就是你说的冷不怕,多穿件衣服就好啦?”
出发前几个小丫头嫌冷,不想去。
周岁九岁,虚十岁了。
虽然还不会和面炒菜,但天天看杜春分做饭,也学会煮粥煮挂面。她们就要随便吃几天。
杜春分不放心,哄她们穿厚点就行了。
甜儿此话一出,小美、平平和安安都不由得看杜春分,带着婴儿肥的小脸上全是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