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饮屠苏酒是唐宋时期的习俗,大致做法是除夕夜把药材浸入酒中,放入井水里泡上一夜,第二日取出来与家人共饮,期望新的一年身体康健、不染疫病。
最有名的相关诗文就是王安石那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苏轼也是个屠苏酒忠实爱好者,写诗表示“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这就提到和屠苏酒的另一个习俗了:屠苏酒是年纪最小的先喝,年纪最大的最后喝。
当然,苏轼没能“最后饮屠苏”太多年,后面就换成他弟苏辙写诗说“年年最后饮屠酥,不觉年来七十馀”了。
听听,苏辙喝了足足七十多年!
可见这兄弟俩年年都喝!
他们老苏家必然也有屠苏酒秘方!
比如得让苏轼也动手泡点来尝尝!
王安石和苏轼对此都没意见,不过王安石又暗搓搓说道:“不知唐时的屠苏酒泡法一不一样?”
吴普一听就懂,这不就是想让杜甫也一起来泡酒吗?
这个可以有!
吴普带着王安石两人去找找看图书馆里有没有落单的杜甫。
第144章
落单的杜甫很好找,正好就在图书馆里。
没有读书人能够抵御书山文海的魅力,杜甫也一样。这会儿他正捧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听了吴普一行人的来意,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还没到除夕夜,只是提前做个准备。
好在大伙都没有“屠苏酒必须正月初一喝”的执念,非常配合地表示愿意直播来个过程。
吴普先让他们各自写好屠苏酒的配方,顺便打开直播给大伙讲讲屠苏酒到底是什么。
这东西第一次被正式记进书里,应该是南朝时期的事情了,当时就已经有正月初一由幼到长次第饮屠苏酒的习俗。
只不过到了明清时期,大伙对煤炭的利用率大大提升,对时疫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屠苏酒这种掺了不少烈性药材的防疫药酒渐渐就喝得少了。
吴普特别给大伙举了例子,比如其中的乌头就有剧毒,属于实打实的“虎狼之药”,普通人要是拿到方子后自己在家里拿来泡酒,说不得要泡出问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