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重生1920之时尚女王> 第355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5页(2 / 2)

涉及物理和化学。

现在任何人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钛本身也少,无法像铜铁那样大量供人做测试。

刘嘉现在想要用钛做眼镜架,差不多就是身处恐龙时代想吃一碗腊味煲仔饭,首先,要从驯化野猪和野水稻开始说起。

没办法,不可能为了个眼镜架,从基础工业开始,刘嘉只好退而求其次:“铝合金可以吗?或者白铜,就是铜镍锌合金。”

她记得见过白铜眼镜框。

“可以试试,你的目标是多少克?”不愧是正经大学的毕业生,非常严谨,完全不给刘嘉说“感觉”“我想”之类不靠谱甲方词汇的机会。

“12克。“这是钛合金时代眼镜框的平均水平,刘嘉没太抱希望,随便报了一个重量。

搏一搏,万一工程师大哥突破自我了呢?

工程师看她的表情像看怪物,很显然,他不觉得自己那么好突破。

“18克。”这是现代地摊货眼镜框的水平,可能……也许?

工程师摇头:“emma小姐,请不要开玩笑。”

“20克,不能再多了!”

工程师皱着眉头,拿着铅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然后报了一个最终数:25克。”

刘嘉对这个数字不满意:“可是这样眼镜很重啊。”

工程师为她指了一条阳关道:“emma小姐,您还可以要求卖镜片的工厂减少重量。”

意思就是别盯着他们较劲。

刘嘉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反正树脂指望不上,1954年才有树脂眼镜,现在且等着吧,塑料片都没。

问了好几家,都说只会照着老规矩做,眼镜片说要减轻重量,不是把玻璃磨薄就行的,涉及到光学的问题,得去找专业的人确认数值。

刘嘉确实记得法国在光学领域不行。

她以前做活动,请摄影师拍展的时候,学到不少关于镜头和光学的知识,知道了尼康、佳能、宾得,还有卡尔·蔡司。

其中卡尔·蔡司是no.1.

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卡尔·蔡司已经成立了75年,而且人家出生就在做镜片,过了百年之后,还在做镜片。

特别好!

比起没有出息的飞利浦和杜邦有前途多了!

不如去看看,如果卡尔·蔡司现在的技术还可以,那就可以找他们改进一下现在的照相机镜头和摄影机镜头。

刘拿拿出地图,卡尔·蔡司公司位于德国的耶拿,在柏林和慕尼黑中间,从巴黎开车过去要一千多公里。

不是不能开,但是不想开……现在的奔驰、福特都不舒服,路况也不好,起码得有二十多个小时缩在车里。

刘嘉向机场打听,得知承运伦敦往返巴黎的那家航空公司,拓展了业务,开辟巴黎至柏林航线,每隔一天有一趟飞机,今天的就在两小时后起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