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重生1920之时尚女王> 第332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2页(1 / 2)

“很好很好,有馒头吗?”

“有!”家政部刚刚做完蒸馒头练习。

刘嘉挥手:“来,跟我去上菜。”

纯豆腐菜,摆了满满当当一桌子,最受欢迎的是酸甜品味的锅包豆腐,其次是煎得香喷喷的锅塌豆腐,再次之是冻豆腐汤和文思豆腐。

客人们一人一把勺,吃得一口接一口放不下来。

有人看见了红通通的玫瑰腐乳:“这是什么?”

“你可以理解为黄豆做的奶酪。”刘嘉指着馒头,“你可以把它夹在中国蒸面包里吃。”

有一位参加过圣诞节活动的客人迫不及待的出声:“我知道,它叫馒头,是中国人给神吃的。”

献给神的食物,听起来就很高端大气上档次。

蒸馒头平平无奇,夹入豆腐乳之后,就多了一些咸香鲜的滋味。

吃了六七个豆腐菜,在场的女士们对“豆腐”这种奇怪的东方食物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改观。

再加上刘嘉在一边说豆腐如何如何的减肥健身,含有多少种美容养颜的成份,把她们说得心动不已。

品尝过的客人们纷纷要求订购豆腐,她们中有不少厨艺好手,她们兴致勃勃的想在家人面前一展身手,别的菜还在她们的理解范围之内。

细细的文思豆腐却怎么也切不出那种效果,不管怎么切,或是太粗,或是碎掉。

有机智的主妇尝试用线勒,勒几道之后,就烦不胜烦,说好的文思豆腐,就这样无辜的变成了炖豆腐块。

郑不艾身边的同学们原本因为华法教育会断了他们的维持费,而挣扎在没饭吃的边缘,全靠几个有工的同学赞助。

忽然,豆腐的销量暴涨,让他们有活干,有钱赚。

他们按照刘嘉的想法,还开发了豆腐干、豆腐皮、薄千张和厚千张等等不同的豆制品。

做工三样苦:撑船、打铁、卖豆腐。

同学们却精神十足,他们好像全身有用不完的力气,一部分人做豆腐制品,赚取生活费,另一部分人抱着滑板,混迹在街头的滑板少年中间,还有一部分人在森林树屋里讨论更加隐秘而重要的事情。

学校、咖啡馆,也有许多勤工俭学的旅法留学生们聚在一起讨论他们的未来。

此时,他们不再有派系分别,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终于,在无数人的奔走宣传之下,驻法公使陈箓、驻巴黎总领事廖世功、华法教育会会长蔡元培和留欧学生监督高鲁,表示愿意与学生代表商议,讨论如何解决勤工俭学生的生活和求学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