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侯府,竹兰得到宫内的消息,知道书仁情况很好,对着老大几个道:“现在都放心了?”
周老大咋舌,“爹哪里是还好,简直太好了。”
身边有太医守着,还能去休息,早上还和皇上一起用膳!
昌义看到的东西更多了,屋子里没有丫头,昌义直接开口道:“娘,是不是有什么托付?”
所以才对爹这么关照,太上皇托付爹什么了?
昌义瞬间想到了太子,皇上正壮年,太上皇成亲晚,皇上可是到了年龄就成亲的,现在太子都有孩子了,皇帝壮年,太子也越来越成熟,这未来如何,昌义后背出了冷汗!
竹兰抬眼一看,就猜到昌义想了什么,她不觉得是太子,当年没逼着书仁收太子,临死也不会。
昌智皱着眉头,“二哥,有的话不可说。”
哪怕屋子里没有外人,二哥也不该说,要说也是单独和爹谈,现在谈万一漏了风声呢!
昌义也知道严重性,“没有下次了。”
第1717章万世安康
昌智看向娘,“娘,爹要在宫内待些时日,我们兄弟。”
周老大抢了话,“我和你们嫂子陪着娘就好,不用你们。”
昌智不赞同,“大哥和大嫂还要管着府内和各大庄子,你们已经够忙了,我们帮着照顾娘,大哥您也能安心。”
他知道大哥不错眼看着娘,就怕娘有个好歹。
别说大哥怕被爹扒皮,他们也怕啊,都是为人子,都有孝心!
竹兰已经不想插话了,她说什么都改变不了儿子们的主意,周书仁不归家,儿子们不敢放松。
京城挂了白,挂白的随着消息的传出,从京城传向各个方向,先是京城附近县城挂了白,慢慢是附近各州。
京城外国官员很多,太上皇的离世对他们没有影响,当然他们更希望听到皇上的丧钟,这两年皇上从他们国家换了太多资源,他们也不傻,可粮食问题一日不解决,他们只能继续心痛。
打仗?呵呵,海军的大炮威力震慑他们,每每路过海军船舰,他们都提着心!
宫门口,跪了不少大臣,跟随太上皇还活着都跪在了宫门口,永安国公也来了,当年征战他是太上皇手里的利刃,永安国公回忆往昔痛苦出声,尤其是知道周书仁见了太上皇最后一面,还留在宫内后,哭声中的后悔达到了顶端!
他心里有悔啊,他没想到太上皇能容人,安分守己的都得了善终,唯有他在太上皇需要他的时候躲了,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几年,孙子才刚刚起步啊!
永安国公也怕,怕皇上悲痛迁怒,他这个抛弃太上皇的人,皇上会不会拿他撒气!
其他跟随太上皇的老人们,得善终的是真悲痛,明君难遇,现在国家的繁荣,全因太上皇啊!
****说他会给百姓带来安稳,会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太上皇说道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