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穿到六零致富发家> 第347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7页(1 / 2)

一些价值比较高的东西都在玻璃柜,那里有销售人员看着,不过那种昂贵的物品比较少。

他们这里现在主要做的还是日常用品,没有太多高价的东西。

这是一种对国人来说比较新鲜的模式。

这一片区域住的人大部分都有比较高的收入,但是买东西比较杂,不方便,买的多了,就要各个地方到处跑,在这里开了一个什么都有的大卖场,自然就会吸引他们。

看到了计划之外的好东西,他们能一直忍住不买吗?

——

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有一些嗅觉灵敏的人,走在时代的尖端,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他们有着敏锐的嗅觉,长远的目光。

在特区成立的时候,就把视线的焦点放到了这。

潘志宏之前是被批dou的资本家分子,他的祖上是商人,不过因为是庶子出身的关系,在举家搬迁到国外的时候,他被他亲爹给抛弃了。

在这里度过了可以说黑暗的十年,他忍了下来,终于等到了黎明的到来。

之后他凭借着自己敏锐的目光,在改革开放的宗旨明确之后,就成了第一批富裕起来的人。

他的第一桶金是在乡下收泥鳅,从半大的少年、小孩子手里收,然后卖到了城里,每天起早摸黑,数量越来越大。

参与的人也越来越多。

他承包了附近十里八乡的泥鳅,积累到了他的第一桶金。

然后他就来到了特区,在这个地方,跟内地城市缓慢的变化不同,这里变化的飞快。

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在这里,大家操着五湖四海的口音,加上比手画脚来交流。

潘志宏在这里踏遍了所有区域,慎重思考后,他看上服装行业。

在这里一件衣服九块钱,把衣服带回去,他可以卖到十几二十块。

有些布料、款式好的,他还能卖到三四十,冬天的大衣更贵,利润更高。

他冒着风险,在各个地方销售他的衣服。

很辛苦,在车上来回奔波,还要小心自己的货。

但辛苦是值得的,钱没少赚。

风险他也愿意承担。

有些地方还是老样子,他也差点被逮住,为了脱身把自己的货给扔了,但总的来说利益足以让他铤而走险。

这么赚到了第二桶金。

积累自己的资本和人脉,现在他在做代理商。

发展自己的下线,他负责进货,把挑选的衣服在成本的基础上加价卖给他们,他们再卖出去,卖多少由他们自己做主。

这样子他的风险降低了,价格也下去了,看上去少赚,但是量上去了实际上赚的更多。

他还在特区这里买了个房子作为落脚地,这样子更方便。

附近新开的广场取名很简单粗暴,他在看到的时候就在想,这个名字,要么老板是宋江的爱好者,要么就是两个合伙的取名废,居然叫大江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