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要说那些说自己要这样,要那样,等考完试之后,只想摊平的人,仿佛捂住虚弱的腰子,想当一个快乐废物。
当然,这不耽误高考后是社交高频期,宿舍可以聚,女生之间可以聚,男生之间可以聚,小组之间也可以聚。
闲到飞起的这群学生,抱着‘毕业即告别’的态度,这段时间还特别好约出来,而且会视情况决定是先去吃饭再去ktv唱歌或者玩桌游,还是吃完饭直接进入喝酒续摊环节。
脱了校服之后,女生开始换发型化点妆,男生也变得成熟起来,少了些幼稚的感觉。
而且,参加聚会的频率,往往和人缘、告白或被告白概率相关。
夏鹿帆虽然不占告白或被告白的那一部分,但她作为群主小鹿,高三又是带大家踢毽子的,又是让大家哭成狗的,基本上每个饭局都会喊她。
小鹿欣然应约,然后吃了两顿饭之后,就再叫不出来了。
她自己单独约,在江竹安要回学校离开前,拉着邹婉三个去吃了个饭。
“嗯?我以为你被其他人约出去了。”
邹婉看到小鹿的时候,还挺惊讶的,她以为至少要一周后才能见到自由且没有约的夏鹿帆。
毕竟,对于他们班来说,群主小鹿和什么内置程序似的,谁要攒局都会先找小鹿。
连老师或班长有的时候联系不到谁,都直接找小鹿。
江竹安和邹婉的想法也差不多,他本来以为自己发条消息告别就行,见不到忙碌的夏鹿帆,没想到她居然还能抽空出来。
据学校关爱猫猫狗狗的群聊,夏鹿帆的社交约已经排到其他班去了,还有高二的学生试图找小鹿吃饭,要和她告别。
人家毕业季是伤感流泪,夏鹿帆的毕业季,估计就是比课程表还满的各种约。
家传诅咒依然起作用,可是小鹿在别人的高中三年生活中,存在感实在太强,大家会忽视遗忘不太重要的部分,但是,谁会遗忘和忽视回忆的基本组成框架?
或者说,要不是八福存在,夏鹿帆接到的邀约还更多。
“不要,我不喜欢这种为了离别的聚会。”
按理说,夏鹿帆这种社交狂徒应该在毕业季如鱼得水,活跃在各类朋友圈和回忆录里面,但是,她发现每个去聚的同学,都抱着分别和遗忘的心理,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勿相忘。
不管是闹过矛盾的,发过脾气的,还是暗恋或明恋过的,每个人都知道这是分别,所以最期盼的事情就是,你不要忘掉我,同时,我也不要忘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