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家传诅咒真的好用> 第78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8页(2 / 2)

能坐上这趟线路车的乘客,要么住在县城里,要么住在县城周围的,总之都是本地人。

尤其是一些中年的阿姨,手里还提着一些袋子,看着像从市里买东西带回家的样子。

有过出门坐车经验的就知道,旅途中提着分量不轻的袋子挺考验耐性的,尤其是什么换乘或者中转,碍事的袋子还容易破裂或磕碰。

所以如非必要,这种手提袋子都会被换乘拉杆箱或者小推车,当然,也有很多年轻人选择不带,缺什么到地方再买。

但是,持家的中年人选择不太一样,或者年纪再大一些的老年人,他们在上车前如果看到什么物廉价美的东西,买下来之后不会觉得提着袋子有什么累的,省钱还可以把东西带回家就是最划算的。

和陌生人攀谈也是有技巧的,尤其是目的地是相对封闭的小地方,那么尽量就去找身上有生活痕迹或重视家庭的人。

夏鹿帆去聊得两位都是中年女性,手里提着小孩喝的儿童奶和橙子咸鸭蛋,还有给家里电器防尘的那种带花边的布,就是最佳的聊天对象。

谁会拒绝嘴甜喊大姐的学生来聊天呢?

虽然十五六岁的同龄人,很少有会特别家常气质拉着陌生人聊天,但是,夏鹿帆一枝独秀,成功聊出不少消息来。

“修路好啊,以后把路修过来,我们就不用再等车赶趟了,现在离市里太远了。”

“对啊,我们这种的水果也能往外卖,现在乡村有那种供网购的果蔬基地,我们县周围的枇杷和梨都特别好,但是路不好运不过去,人家基地就不要我们县的。”

这个县附近就是连绵的山,地势起伏大,有的时候天冷路面还会结冰,线路车为了安全就会减少次数,县里的出行就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

要想富先修路可不是句空话,这种因为地势受限而交通困难的县,就算有特色果业也很难运输出去赚钱,人家冷鲜车都不愿意开进来。

公路、铁路和机场对这样的县城帮助都是翻天覆地的,市里也有很多其他贫困县,因为地势比较好,又处在几条规划线路的中心,成为交通小枢纽之后经济立刻就起来的例子。

更别说什么修路占用农田或林地,还可以给补贴或置换房屋的事情,真的有不少本地人就在盼星星盼月亮的等着呢!

要不然,江竹安也不会说,他只希望让规划方案改涉及山林的那一小片地方,只要能保护那点鸟类迁徙地就行。

因为修路这种大事,牵动了太多人的关注和心弦,没有特殊原因不会轻易变动,能微调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这其实,也是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对峙矛盾点。

人类聚集的区域,天然会压迫其他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可是社会的主导角色始终是人类,能做到尽可能兼顾和保护,已经是多方的努力结果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