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朔朔,顾徽彦的身影良久未动。他从前总觉得难得糊涂,他很喜欢这样的状态,所以有些事没必要探究得太清楚。可能他也隐隐感应到,有些事情一旦查明,就没办法继续了。
可是现在,这个真相,这根貌似微不足道的细刺,却渐渐变得不可忽略,让他连装作看不见都做不到了。
风萧萧而过,将枯枝吹得簌簌作响,天上渐渐落下细碎的雪粒。
下雪了。又是一年下雪时。
顾徽彦的声音隐没在风声中,几乎要随风而去,可是其中的力道,却是那样明晰:“顾明达,你亲自去查一件事。”
第96章风起
从元嘉六年年末,被后世称为文忠之变的政治动荡,就已经露出了苗头。
无数人在翻阅这段历史时都在扼腕,张孝濂入阁半生,首辅十年,有多少人赞誉就有多少人诋毁,后世对这位强权首辅的评价亦毁誉参半。但是无论后世如何评说,在这个时候,张孝濂还是笃定地,问心无愧地做着他认为对的事情。
比如替皇帝做主皇后人选。
过了年皇帝就十六岁了,别说皇家,即便是普通官宦子弟,这个年龄也该考虑成家立业。皇帝作为一国之首,他的婚姻大事,自然早就有臣子替他操心了。
众臣从京师五品,外省三品及以上的官宦之家中精挑细选,细细拟了一份出身清白、品德兼优,年龄俱在十三到十六之间的少女名册递到御前。钱太后和内阁很快就拿到一份誊本,钱太后一拿到名单,立刻就将钱家的姑娘圈了出来。
钱太后的心思很好理解,三千宠爱在一身,不盼生儿只盼女,她自己就是因为外戚而起来的,当然明白做帝王家的女眷有多少好处。现在钱家因为她而成了京城数一数二的体面人家,没道理显达的时候反而不送自家的女儿入宫了。
钱太后想让钱家继续出一位皇后,而张首辅怎么可能会同意。
张首辅已经为皇帝接下来的十年做好了规划,皇帝会在今年聘选一位德才兼备、品行淑均的皇后,按照开国□□的遗训,后宫诸妃不得从朝中重臣家选,而要从民间选拔,就是为了防范外戚专权。虽然□□的遗训不太符合实际,可是中心思想总是不差的,那便是皇后之家不能太显赫,免得日后国丈势大,威胁皇权。
而且既然是皇后,那容貌便要端庄大方,太妖媚太出挑都是不行的。古来贤后看重的都是品德、文才,因为美貌而出名的无一例外都是亡国之后。
这样一来,可想而知张首辅挑出来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