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高恪少爷。少爷感激王妃的伯乐之恩,故专程来感谢王妃。”
听到这个名字,高然的脸色飞快地沉下去。她冷笑一声,没好气地低咒了一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外面的丫鬟隐约听到高然说了什么,但是没有听清,她小心地询问:“世子妃,您说什么?”
“没什么。”高然淡淡回了一句。她扶着桌子,慢慢坐到绣墩上。
前世的话果然没错,男人都是靠不住的。唯有钱财,权势,和同胞兄弟,才不会背叛你。
高然眼中闪过狠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她一定要让弟弟成为英国公府继承人。所有挡路的人,都得死。
第90章怀疑
九月底,毫无预兆地,皇帝和张首辅的矛盾爆发了。
事情最开始起于一个读书人,这个读书人初入官场,满脑子都是天下大义,居然上折子弹劾张孝濂独揽朝政,大肆贪污,结党营私。张孝濂一人独大十年,还从没想过竟然有人敢弹劾他。张孝濂嗤笑一声,自然是将这封折子压下去,他并不觉得这是多大的事。
敢弹劾张首辅可谓前所未有,这个书生被以污蔑首辅之罪打了二十板子。他的上司生怕沾染到自己身上,无人保他,书生没过多久就丢了官。书生多年只读圣贤书,身体素质说不上好,现在一身是伤还丢了官位,悲愤之下竟然发起高热,没熬几天就死了。
出了人命,事情终于闹大了。事情传到御史台后,越来越多言官在早朝上弹劾,皇帝这才知道这件事。
如今半个朝堂都是张孝濂的人,张党自然极力反驳,然后弹劾的人过不了几天就降职的降职,丢官的丢官,这反而愈发印证了张孝濂乾纲独断、结党营私之名。本朝读书人讲究的是气节,若是因弹劾而被打板子乃至入狱,这不是祸事,这是美名。朝堂上为此吵得一塌糊涂,张孝濂强力压制,而其他文官热血上头,不断地弹劾。
早朝一片腥风血雨,张孝濂的威力依然是强悍的,闹了一段时间后,这件事到底被压下来,反而是弹劾张孝濂的人或丢官,或停职,总之没一个有好下场。经此一事,张孝濂向全天下展示了他的权力和威能,虽然名为首辅,但其实他才是这天下的实权帝王。
皇帝在早朝上支持张首辅,按老师的意思,将胆敢说首辅贪污、受贿、弄权的官员全部发落。可是内宫却隐隐传出风声来,听说皇帝亲口和他身边的太监说张首辅太过擅权,皇帝似乎面有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