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 第213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3页(1 / 2)

穆空青将砚中墨汁细细磨开。

于旁人而言,截搭题最难的便是正确领会题意。

而这点于穆空青来说,恰巧,正是他最不会出错的地方。

第89章一场大雪

会试的题量与乡试相同,穆空青的答题节奏自然也是跟着乡试走。

只不过这答题的时间,却是与乡试时截然相反的。

夏日里答题誊抄,须得挑早晚凉爽的时候。

而冬日里,则是要选在正午日头高照时。

旁的不提,所有誊抄的活计,都被穆空青将时间安排在了中午以及午后。

无论他身上穿了多少,用了什么法子御寒,这写字时的手指长时间暴露在外,就总免不了受冻僵直。

手部被冻得僵直,写出来的字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当今勤勉,在位数十年,也能称得一句明君。

会试的试卷,尤其是在会试中名列前茅者的试卷,大概率是会被呈至御前,由那位最高掌权者亲自过目的。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字迹不过关,就等同于是直接被踢出了会试夺魁的行列。

与之相对的,若是有两份试卷的水平在伯仲之间,那么必然也是字迹更好的那份能占得上风。

穆空青这么多年坚持练字,没有一日是落下的。

他这些年的勤勉,自然也有回报。

穆空青自己擅长行书,他的行书放眼天下兴许排不上名号,但放在永嘉书院的学子中,却是自信可称数一数二的。

相对应的,穆空青的那手馆阁体也是清俊大气,工整中不失风骨。

他于字迹上本是能占优势的,当然没有放弃这个优势的道理。

穆空青对自己能否在会试夺魁没个估量。

但穆空青不去刻意追求这会元之名,却不代表他没有一争之心。

大家都是十年寒窗,他穆空青也是一路魁首考上来的,未必就比旁人差在哪儿了,万一呢?

于是乎,穆空青用一上午的时间,写完了两篇四书文的初稿。

又在午后阳光正好时,抓紧时间将那两篇修改誊抄。

在日头逐渐西落时,穆空青也作好了他的第三篇四书文的初稿。

眼见时候已经不算早了,穆空青便架起了炭盆。

茸茸暖意从那一小块橘色微光中漾开,穆空青将半罐水放在炭盆上,自己伸手暖了暖,借着最后一缕日光,将第三篇四书文修改完成。

冬日里天暗得早,穆空青今夜不准备誊抄,自然也没有点蜡烛。

穆空青借着炉中炭火的微光,将两块汤块放入陶罐。

穆空青只捡了三块木炭放入炭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