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好女难嫁> 第232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2页(1 / 2)

又说:眼下这光景可算好哩,太平嘛,天要不闹灾,咱就能活下去嘛,

有经验的老农不免担心说:一春三个月少下雨,就怕这雨都在夏天打了堆儿,一打堆儿噻,就要发洪嘛,隔那么一两个年头就发一次山水,去年没发水,怕是今年要发哦。

边上的人不甚在乎的说:发嘛发嘛,天老汉儿要发水,咱们能咋个办喏,反正也冲不走咱。

人没事,地里的庄稼可就毁喽。

我又没种稻谷,管他毁不毁噻?

玲珑就问:每次发的山洪可大?

大嘛,轰隆隆就从上头下来了,黄泥河一般,看着可吓人哩,不过咱这道儿不怕,水都往那河沟里去了嘛。

有没有过泥石流?就是雨将山冲塌了,朝山下淹过去

有过啰,鸡儿公山头那头就是山塌了才成那样儿,原先还住几户人家,山一下来,都埋里头喽,人就不敢再往那里住,不过土地软的很,树还少,好种田,丫头寨的人翻过半条山也要在那里种庄稼。蜀米长的好哦。

怕不怕呢?

怕,嗯,也不怕,咱没甚家当,人活着就是家当,只要人没事,旁的都不算啥子事。年年都是这么过的,习惯啰。不习惯也没办法是不?天要下雨,你能咋办?

是呢,能咋办呢?横不能对抗着,只能想法子将伤害减到最小。

摘了花椒叶子,又掐了些正好能吃的菜苔,就回家了。

徐知安又去了那几个大些的寨子,与他们商量关于修路的各项事宜,如今商队进来了,路更要修的好些,容易出山也容易入寨,过河的路要搭桥,攀山的路要凿石,有些地方的路要修个三五年才能修通,费时又费力,即便如此,还是得修。

这一去,没个十天半月是回不来的,随家商队却已经准备出川往西安府去了。

从南浦到西安府是有陆路的,要往西到贵州,然后再北上,但随家商队不愿往贵州去,那里的乱事一直没结束,路上有风险,就想着还是从渝州转走西安,只要赶在梅雨季之前到达西安,这批货物的折损就会少许多。

赶早不赶迟呢,一切打当好了,立立索索的就走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