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好女难嫁> 第228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8页(2 / 2)

但凡找出两个别的地方都没有的货物来,商队多转这一道路途就亏不了。

随家商队与黄家商号又不一样,两家的行货不同,商路也不同,南浦这条路明显更有利于黄家商号。

如今的难处不是与黄家商号抢货,而是寻出几样重要的货源来。

南浦有什么呢?南浦看似什么都有,实则整合一看,什么都不足,只山货一项的利润,实在撑不起商队进蜀的成本。

于是情况变成了,实在没办法的时候,就再建一只商队,专门负责南浦的各项事宜,原来商队的线路不再改变。

这样的话,事情就简单多了,这支商队从南浦收了货出川,再直接北上,通过西安府继续往北走,到蒙古地界去交换物资。

用山货盐巴香料土布染料换回皮子羊毛,草原上的皮子羊毛都不值钱,多换些回来,南浦百姓的冬天也能好过些。

至于挣不挣钱,自然是能挣些的,不过利润大比不过玉石香料就是了。

不亏着就行。

总得一步步来么。

徐知安那里与黄家商议的也是这个,最前期的利润肯定不高,但南浦这地儿气候好,能种桑树也能种茶树,不过是以前被盘剥的狠了,百姓连一日三餐和裹身的衣裳都落不到实处,也就无所谓种树养蚕纺纱织布了,都只奔着活命去了,哪管日子要过成什么样。

如今却不能只管让百姓这么没头脑似的奔活命了,得让他们活的像个人,得打从心里有个奔头,能吃饱饭,冬时有裹身的衣裳,进进出出有双护脚又保暖的鞋子穿,四时八节还能吃顿肉

看似这样简单容易的事,以前多少年,却无一人帮他们做到。

上位者一直说民为贵,大抵是一句欺哄的话语罢了。

民若为贵,如何能活成这个样子而被诸官视而不见呢,可见,圣人的道理也只是道理罢了。

黄家商号看过南浦现状,也是心里发愁,不过看到冶炼炉后,双眼立时亮了。

只这一项,黄家商号来此就不算亏了。

但现在,铁石的生意在别的商号手里,你也想要的话,就得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